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67
形·情·味三步曲
——浅谈幼儿戏曲教学
[摘 要]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炎黄子孙的巨大的凝聚力。但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戏曲这朵艺术宝窟中的奇葩,与现实的我们已越来越遥远,而于孩子而言,那就更是形同陌路了。但我园就以《戏曲园本特色课程开发研究》为课题,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尝试与挑战,引导孩子接触、欣赏、了解戏曲,培养孩子对戏曲的兴趣,提高孩子对戏曲的欣赏、感受、表达能力等。在我们“形、情、味”的引导和启发下,在原本孩子对戏曲的洁白和懵懂之中逐渐泛起色彩和涟漪,激活孩子对戏曲的认知、理解和表现,不仅仅是一种可能,而成为了一种应然和实然。
[关键词] 戏曲 幼儿戏曲教育 快乐教育
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优美的旋律和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饱含乡土气息的品性,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爱憎分明的形象,委婉曲折清丽的戏曲唱腔,演员的台步招式,戏曲着装的民族意蕴,色彩丰富,构图独特的脸谱造型等都会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
幼儿戏曲教育是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当的戏曲片断,利用戏曲优美的旋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儿童对戏曲进行欣赏、模仿、表演的活动过程。
一、为什么要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戏曲教学
(一)增强本民族文化的推广,保护优秀文化遗产
戏曲作为一门集说唱、音乐、舞蹈、服装、美术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以华丽壮观的舞台置景,精致复杂的人物造型,千回百转的唱腔和千变万化的肢体动作,成长为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借鉴的宝贵遗产:如《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报效祖国,《女驸马》中的舍己为人,《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自强不息,《戏说脸谱》中的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精神内涵和民族风格。而儿童作为文化的参与者与创造者,需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所以,中国幼儿戏曲教育的推广,有利于培养民族观念,保护优秀文化遗产。
(二)加强儿童的素质教育,提高审美情趣
戏曲不仅唱腔丰富、优美动听,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蕴涵着中国民族音乐美的神韵。其中唱、念、做、打样样俱全,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它以从民间生活中千锤百炼所汲取的丰富内容,加上从生活和劳动中提炼出的肢体语言,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传达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样的形式美赋予了戏曲艺术能够引起人们美感,并通过引起人们的美感享受而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开展幼儿戏曲教学,让幼儿置身于戏曲艺术熏陶之中,他们的艺术鉴赏力会不断提高。
二、我园幼儿戏曲教育与快乐教育相结合
刚接触戏曲时,戏曲对于孩子来说是懵懂而稍显枯燥的,如何让孩子快乐的接受戏曲,爱上戏曲呢?对此,我们将戏曲教育与快乐教育相结合。斯宾塞通过对孩子天性的透彻分析和妥善驾驭,他提出了:逃走教育,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从而揭示了科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1、在发展中求快乐,在快乐中求发展
教育应该是快乐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因而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在快乐的时候,幼儿学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而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其自信心便会减弱。戏曲有着许多基础小知识,如剧种、行当、著名曲目等等,单一的传授孩子往往转瞬即忘,为了加深孩子对其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开展了“快乐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