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002
幼儿京剧特色教育探索新思维
[摘 要]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京剧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对于陶冶孩子审美情趣、培养孩子爱家乡、爱祖国情感具有独特作用。但幼儿京剧教学需要考虑不同地域不同幼儿特点,关注幼儿的认知领域与身心的协调、健康的发展,而通过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展开丰富的艺术活动和开放展示平台,就能激发和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关键词] 戏曲教育 园本教育 京剧教育
一、幼儿园戏曲教学的背景、意义和基本方法
戏曲不是外在于我们生活的“高山流水”,而是源于一定地域和历史人文环境的产物。戏曲中不少小调,直接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是在华夏数千年丰饶文明的沃土上生长、开花、结果的艺术奇葩,是世界艺术皇冠上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而且很多戏曲都反映了鲜活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对于陶冶孩子审美情趣、培养孩子爱家乡、爱祖国情感具有独特作用。
然而,无论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幼儿戏曲启蒙教育问题并没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人们面对传统戏曲一天天走向萎缩的现状,往往想到的是如何将传统戏曲现代化,却没有想到让我们的儿童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受到传统戏曲的熏陶。再加上国戏曲剧种繁多,唱腔复杂,题材都趋于成人化,直接引用戏曲的原有题材作为幼儿戏曲启蒙教育的教材往往会使幼儿感到深奥、枯燥、不易理解,这样就需要教育者对繁多的戏曲进行筛选、改编。而这对教师应具备的戏曲欣赏、表演等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为了使幼儿的戏曲教学中的创造性、积极性及教师的创造能力都得到充分地发挥,大多数教师在戏曲教育过程中充分运用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当的戏曲片断,利用戏曲优美的旋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儿童对戏曲进行欣赏、模仿、表演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欣赏、演唱和表演,激发幼儿对戏曲艺术的兴趣,提高幼儿对戏曲艺术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然而,囿于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教学时间的局促,戏曲教育在各地幼儿教育中的实际效果却打了许多折扣。为了取得真正的实效,我园决定把戏曲教育作为具有园本特色的教育形式,并最终以京剧特色教育作为突破口,寻找戏曲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二、我园戏曲教学的背景、意义和基本方法
新《纲要》幼儿艺术教育强调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我们玉祁镇是省文化厅命名的锡剧之乡、文化大镇,镇里的社区戏曲协会、群英乐团、红花剧团的精彩表演曾多次获奖,我园的戏曲类节目也多次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