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889
幼儿园单亲家庭幼儿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本范文以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前幼儿教育中单亲家庭幼儿教育的基本动机与策略,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力图真实反映幼儿教育形态下单亲家庭幼儿的实际状况,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意的帮助。
关键词:单亲家庭 心理成长 研究角度
一、问题的提出
提到单亲家庭,一般人直觉为离异家庭。但随著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由于单亲家庭的成因不同,及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内外在的资源不同,面对单亲的感受及调适也就有所不同。单亲家庭的形式古已有之,然而单亲家庭概念的提出,却产生于欧美国家对当代婚姻现实状况的考察:欧美国家六七十年代的离婚高峰促成了大量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出现。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由于快速增长的离婚率,离婚式单亲家庭比重逐渐上升,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单身父母的心理状态、生活状况,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成长及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为心理卫生学家研究关注。
“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这是现阶段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有更多的缺陷,甚至成为双差生。作为教育者应更多地去了解,去关爱这些最需要了解、关心的学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随着经济的发展,好多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等意识的变化而发生破裂。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学生,尤其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的正常、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良好教育因素。反之,无一个完整稳固的家庭的学生,其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二、问题设计思路
1、问题取向
本次调查活动将尝试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单亲家庭幼儿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质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有所区别,它大多选用访谈,而不是问卷调查。此外,“质的研究方法”的抽样大多是特定的,研究者参与到研究活动中,爱活动中不断理清目标和研究思路,结论大多以归纳演绎为主。这就决定了本次研究的方式、方法与传统的“量的研究”有区别。
2、问题的抽样与现场
本次调查对象以幼儿园单亲家庭幼儿,选取部分大班的单亲家庭幼儿进行对照。而采访的对象则是这些孩子的老师,与孩子相处已近有三年的时间,对孩子及孩子的家庭有一定的了解。研究者是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大班幼儿基本情况较为熟悉。在调查准备阶段,我们向教师说明本次调查的主题,访谈了10名教师,根据资料情况,再将重点集中到4名教师进行再次访谈。
三、问题的初步设计与结论
2009年3月,依据调查计划,调查组与拟访谈对象进行联系,访谈地点定在幼儿园的教师办公室(便于录音)。3月7日—14日,调查组先访谈了10名教师,但其中4名教师所反映的单亲家庭幼儿情况较为典型,随后就4名教师的访谈录音进行文字稿本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1、单亲家庭孩子的状况以及幼儿在园的表现
4名单亲幼儿的父母基本是在幼儿入园前或入园初分开的,父母都有稳定的工作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