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94
浅论幼儿文学教育
——教育价值及开发
[摘 要]我园教学特色为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开展这个特色教育活动至今已有三年时间了,但谈及其教育意义仍有许多家长不明白,认为早期阅读就是单纯的识字活动,对于如何引导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价值比较茫然,所以向家长宣传幼儿文学教育的真正意义急待进行。为此笔者在学习了一些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观察、分析等活动后,发现幼儿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相较其他语言教育,它更加浅显丰富,准确规范,往往能道出幼儿心里有而口中无,难以表达的情愫。故幼儿文学教育具有发展幼儿认识能力、促进幼儿思维想象发展、影响幼儿伦理道德情感形成、提高幼儿审美情趣等重要作用。
[关键词]幼儿 文学教育 价值
幼儿文学的教育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具有巨大教育价值的幼儿文学正是能够很好完成这一使命的媒介,它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认识:
1.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对于发展幼儿认识能力的重要作用
幼儿文学的对象大多数是3-6、7岁的学前儿童,处在这一阶段的孩子,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接受能力都还未达到成熟的程度,为此,幼儿文学在遣词造句上比一般文学体裁的语言更加讲究。它浅显丰富,准确规范,可谓浅中有深,淡中有味,平中有奇,俗中有雅,它往往能道出幼儿心里有而口中无,难以表达的情愫。另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在人们日常的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人们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听”。[肖丽君《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第3期]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心理、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能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为3—5分钟,大班幼儿也最多不超过15分钟。怎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呢?幼儿文学就以其不太长的篇幅,生动有趣的内容形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里面生动具体的形象,明确有趣的情节能调动起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认知的兴趣。
此外,幼儿文学毫不受时空限制,它可以把一年四季融于短小的篇幅中,并且能够形象地描述事物之间的演变过程及相互关系,浅显易懂而不冗长繁杂。因而,更有利于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和本领。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童话就不失为一篇经典之作。小蝌蚪根据某一局部特征去寻找自己的青蛙妈妈,结果一再出错,直到它把各种局部特征结合起来,才找到了妈妈。小蝌蚪找妈妈的认知特点很像幼儿的认知特点,通过这篇童话就可以有效地告诉孩子在认知过程中要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不做粗心大意的“马大哈”;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更了解、掌握青蛙的一些特点。
2.充满诗意的浪漫文学对于幼儿思维想象发展的促进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在《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中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孩子们一面观察自然界的美,一面领悟词的美。多年的经验证实,富有诗意的词(关于幼儿所见到的事物的词,诗歌和童话的词)包含着一种刺激思维和记忆的巨大力量。”幼儿文学的语言是诗化的语言,诗抒发感情之直接和时常借物抒情地手法把诗和其他非诗文的文体明显的区分开来。而幼儿的“自我中心”和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与诗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又大致相同。以表现幼儿的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幼儿为主要听赏对象的幼儿文学具有浓郁的诗意,丰富的想象和幻想。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色彩鲜艳的插画,可以帮助幼儿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意象,促进其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谜语、数数歌、问答歌、颠倒歌、绕口令等则有助于幼儿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的形成,帮助幼儿发展形象思维;散文、故事中那些具体鲜明的形象和曲折生动的情节,能启迪幼儿感知抽象的事物,理解作品中一些抽象的词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幼儿还特别喜欢为故事、童话续编结尾。他们根据情节发展的规律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创编出各种符合逻辑,闪烁着童心光芒的精彩结尾,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