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必须结合社会需求,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且幼儿期是孩子人格养成、性格塑造以及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从小就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 理实一体化 构建措施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看法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资源迅速扩大、普及水平大幅提高、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底子薄、欠账多,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入园难”、“入园贵”依然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之一。
二、构建学前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存在“小学化”倾向,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幼儿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为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更好实现幼有所育。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前教育规律,牢牢把握学前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健全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2、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学前教育领域深入贯彻,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位,确保学前教育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落实各级政府在学前教育规划、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监管等方面的责任,完善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3)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问题导向,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破解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补齐制度短板,激发办园活力,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办园,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4)坚持规范管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科学保教,健全治理体系,堵住监管漏洞,完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实现依法依规办园治园,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3、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基本完善。投入水平显著提高,成本分担机制普遍建立。幼儿园办园行为普遍规范,保教质量明显提升。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城市分类解决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大型、特大型城市率先实现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文档生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健全培训课程标准,分层分类培训150万名左右幼儿园园长、教师;建立普通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质量认证和保障体系,幼儿园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科学保教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待遇保障进一步提高,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
三、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1.加强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学前教育人才的基础保障,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水平的前提条件。因此,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当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特点,引进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并且通过派遣教师参加外出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来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除此之外,高校应当制定相应的计划,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去幼儿园、早教机构等相关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国内外著名的早教专家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来校举办各种方式的学术讲座,相信通过这些途经,学前教育实践教学教师的水平必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的重要场所,学生通过实践不仅能够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能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为其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尽力为学生建设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而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方面,高校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对校外的幼儿园、早教机构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选择资质优秀、教师水平较高、能够满足学生实践需求的校外机构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基础,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快速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
3.健全相应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当不断健全自身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于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良好的监控。通过召开学生会议、班主任辅导员总结会、教学检查会议、教学督导会议等形式来实现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的监控与管理。明确各参与人员的职责,根据监督情况,对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为适应市场需求,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本文通过分析专业特殊性及课程体系的适用性,以幼儿园为就业方向,阐述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方法及过程。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意见.2018-11-15.
[2]卢玲.实践取向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酒城教育,2017(02)18.
[3] 张玉.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6,(4):143.
[4]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出版社,2011.
[5]徐建高.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