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孩子的生命中迸发的激情。孩子爱玩游戏,尤其喜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有学者指出,幼儿园有必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户外,让孩子接触户外自然,充分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那么,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如何保证和提高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呢? 这次去筱村公办园我学习到如何利用有限的地理环境与材料自制幼儿户外教具,让我明白生活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利用起来当幼儿的玩具。
一、活动前做好安全教育
幼儿的安全是我们教育的重中之重。不管什么活动幼儿的安全是我们开展活动的顺利的前提,所以增强孩子地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组织孩子进行攀爬动作的练习,让他们了解:从高处向下跳、相互推挤、手脚没有抓牢等动作不仅会伤害自己地身体还会伤害同伴的身体。通过活动前的安全教育孩子们了解了什么样的动作、环境、活动是危险的,从而让参加活动的每个孩子都有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他们相互观察、监督。这样既体现了幼儿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优良品质有发展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超前意识(预感危险);同时教师也会减少在活动中因为眼睛不够使而造成的意外安全事故。活动内容应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兴趣。幼儿通过活动,能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如:小班的幼儿对球较感兴趣,应选择“小猫滚球”“赶小猪”等游戏,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大班幼儿活动能力较强,对竞赛游戏非常喜爱,应安排“小蚂蚁运粮”“摘果子比赛”“乌龟赛跑”等游戏,满足他们的兴趣。
生活中比如说幼儿园常见的桌子、椅子。我们可以利用桌子、椅子摆成各种玩法 ,还可以让幼儿想出桌子椅子还可以怎么玩,利用桌子、椅子的可塑性,我们可以把它摆成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小班可以把桌子叠起来玩钻山洞,中班可以把椅子排成一排让幼儿在上面走,大班可以把桌子与椅子结合,进行情景游戏),比如说: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情景寻找美味的食物途中要克服种种困难,这时我们可以把桌子和椅子摆成各种让幼儿去通过她到达终点在这个游戏中我们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与配合能力。幼儿孩子喜欢新奇,有趣的游戏而我们作为一名幼教者我们用学会在有限的资源中创造无限的可能。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及形式。在组织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发展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孩子们参加户外活动的积极性,达到对户外体育活动感兴趣、乐于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心情愉快、情绪稳定的目的。
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小乐园,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渡过的。幼儿园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决定户外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户外大型玩具是幼儿园的必备设施。其次,可以适当添置户外体育活动的各种玩具器材,如:小木马、跷跷板、足球、转椅、蹦床等……同时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的需要,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活动器械。如:小班得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简单、可爱的玩具材料。也许一根彩条孩子也玩得很开心。中、大班风筝、利用破损的光碟来制作投掷的飞碟等……幼儿园也可以因地制宜,一些设施可以依自然环境而设。在园里开辟种植地,大中班的孩子在这里种上青菜、土豆、黄瓜等,并利用户外活动的时间,时常来照料它们,给这些植物浇水,不管是否会丰收,主要是让孩子享受户外劳动活动的快乐过程。户外自由活动时,可以让孩子三三俩俩在草丛中捉昆虫,让他们观察这些小生灵的形态、习性。当游戏设施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时,孩子们会以更自然,更加放松的状投入到游戏中。
三、关注个体差异,做孩子的引导者和游戏伙伴。
教师尽力站在孩子的立场上,透过孩子的行动去把握孩子内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独特的感受方式、同时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孩子,或动作笨拙的孩子,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对于需要帮助的孩子,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例如:孩子在跨跳活动中,我们把小河的宽度设计得有宽、有窄,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在宽的地方一跃而过,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过而不会踌躇不前,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小河,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观察,教师在了解每个孩子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水平高低的孩子各有选择,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孩子,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四、关注孩子游戏进程,提供相应的支持,使游戏深入发展。 当游戏玩到一定程度时,孩子兴趣开始降低,教师要加大活动难度,使活动既有连续性,又富有挑战性,如在攀爬区玩夺红旗的游戏中,孩子已学会匍匐爬,侧钻,攀岩等动作,负责该活动区的老师发现,玩这个游戏的孩子渐渐少了,于是提供了垫子,增加了侧滚动作;提供了攀绳增加了爬的难度,结果材料投放后,玩的孩子又多起来,游戏内容的丰富和动作的挑战又使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五、给孩子更多的“自由”
在户外自由活动中,老师除了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外,还应给孩子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每周都有大型玩具对全园孩子开放时间(不同班级的幼儿戴不同颜色的帽子,可借此判断不同班级、年龄幼儿的交往情况),这种打破年龄、班级界限,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使孩子在活动中相互影响,共同进步。老师对孩子的活动时要认真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积极性,对于引导又不要干预过多。也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运动器械,自由结伴,让孩子能在快乐,有趣的环境中进行与人交流和分享自己发现到的信息。使儿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孩子更好的去实践和探索。
六、掌握好运动的负荷。
教师应根据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运动量和练习密度,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提供充足的器具,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足够的锻炼,以确保每个孩子在原有
七、坚持保教结合原则
教师在活动前应对场地及周围的环境认真的进行清理和检查,对幼儿的衣着、鞋带进行整理以排除外界因素对幼儿的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活动开始:热身运动(将全身肌肉活动开)及时为孩子减少衣物;
活动中:组织协调好幼儿避免出现意外事故(撞伤、扭伤),教师保证每一位幼儿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活动。
活动结束:整理放松运动,细心检查幼儿是否汗湿衣服,注意幼儿保暖,提醒穿好衣服。
保证充足的饮水: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出汗,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我们只有严格做好每一步才能确保每一位幼儿在幼儿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合理使用户外活动材料、有效的指导户外活动、从而能进一步优化户外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能使幼儿学到室内学不到的东西,达到室内所不能达到的良好教育效果,使幼儿的身心按其规律发展。走出室内,走向大自然,把孩子培养成体格健壮、个性品质优良的一代新人是我们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