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只是班上的一小部分人,但对班上造成的消极影响却很大,如果对后进人教育方式不当,不但会影响班级综合学习生活环境,而且还会影响他们本人以后的发展。后进生虽然对班级的贡献远远小于尖子生,但不能此此作为放弃他们的一个原因。后进生的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后进生是什么因素造成的,他们的特点是什么,怎样才能帮忙他们更好的发展?这一切将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关键字】后进生特点成因激励方法培训方式
后进生的特点
1、上课总是不听课,坐姿不端正,经常在上课期间说小话,做小动作,很少遵守班级纪律,甚至捉弄同学,很少认真回答老师提问,也基本上不会去思考。
2、不做,不交,甚至抄袭作业,作业完成质量差。不喜欢背记东西,尤其是语文和英语。
3、部分后进生不听老师教诲,对自己无信息,对老师反感。
无学习动力,没有远大志向,贪图享乐。
爱好运动,喜欢体育,文艺,上网等。
分析问题成因
经过以前的上学经验及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我发现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和他们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心理因素、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问题有关。
(一)环境原因
有些学生受到不良的生活环境的影响,如学校偏僻地方有个别学生偷吸烟,部分学校学生逃课,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为他们自己的心理控制能力低,又觉得他们这样很酷,很帅,他们就慢慢向这些人学习,沾染上他们的不良习气。从而造成他们学习成绩下降,慢慢“变坏”。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少部分家长没有以身作则,能有能孩子以一个好榜样,没有承担一个父母应尽的责任,对子女教育方式落后,通过打骂来促使孩子“进步”,反而适得其反;有的父母不过问子女的心理和学习情况。任由孩子发展,教育太宽松,督促太不利;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情况: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学生没有得不到应该的温暖和教育,或者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这些都能致使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三)学校教育问题
学校的教育方式落后,只注重孩子的学生成绩,不注重孩子的综合整体素质的发展,学校、班级每次期中期末或平时考试排名,致使部分暂时落后的学生错误的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更有些老师,看不起后进生,轻视甚至讥笑暂时落后的学生。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自身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对待学习更多的是来自父母或学校的压力,没有好的学习目标,更没有吃苦的精神,不肯花费时间在学习上,学习没有自觉性,全凭老师和家长的督促。
(五)生理因素和性格因素
生理因素和性格因素也是后进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处于特定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不稳定时期,在这个年龄段,学生既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也有不少消极的心理活动。后进生比一般学生的消极心理更多一些,他们对自己缺少正确的认识与评价,没有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总是回避问题,不愿与他人沟通,总感觉心里压抑,以至产生心理障碍。
探索途径,激励后进生进步
针对后进生的现状和成因,对后进生实施转化,对于教育工作者该怎么做呢?
(一)维护学生的自尊,促进后进生的身心健康
美国心理学家雪茄威谱·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才能加以赏识。”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赏识,都喜欢别人赞美被肯定自己,尤其是那些后进生,后进生的内心比较敏感,也比较脆弱,心理压力往往较大,不敢参加班级活动,过于自卑、自责。其实,他们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帮助、更需要安慰,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但是,很多的教师没有知道后进生的这一心理,恰恰相反,他们采取忽视或不满的态度,让学生丧失自信,甚至丧失自尊,从此之后他们不再愿意努力,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反叛心理。其实如果教师能从生活细节处维护学生的尊严,当学生不小心犯了错误,老师应从另一方面来教育学生,只简单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再给他们一次机会,甚至“歪理正说”,基于学生的可塑性强的特点,这样处理一定会让学生更好自信,对生活对学习才会更加充满希望。
(二)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励后进生树立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顽强的用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自己的自信和自尊感。”现在很多学校开始推行赏识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教育界、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心理学家也指出,当一个人在得到赏识的时候,他心里就有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会激起他自信心。而一个有信心的人,定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来。为了让后进生能顺利地以新形象展现在同学面前,老师还必须在班中对他们的每一个优点、每一点进步进行公开表扬,并要求同学们也来帮助、关心、支持他们。以此鼓舞他们能树立自信的信念,去除自己的自卑思想,从而扬起希望的风帆。因此,在班级中,我觉得教育工作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以公开的方式表扬后进生,可能通过黑板报,公示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肯定后进生。如果真没找到一个学生纯粹的优点,也可以从反面来说,比如有一个学生总是调皮捣蛋,可以说他很活泼等等。(2)、让班上学生肯定后进生。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如果有学生发现某位后进生有进步,要特意对他进行表扬,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要让他明白,大家是喜欢他的。(3)、让后进生全面的自我评估。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但包括师评,更要让他们自己评价自己,要让他回顾总结一下前一阶段的学习生活情况,写出自己最成功的地方,并指出自己还存在着哪些不足,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分析出得与失。有进步,就要肯定,并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并朝之努力,学生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而不是把他当成包袱、累赘。(4)、在每次测试中,在运动会中,或在班级活动上,对其中表现优秀或进步最大的同学进行公开跟人并颁发荣誉证书,并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知家系。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把智商相同的一群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不断得到鼓励和表扬,从没有责骂,而另一组恰恰相反,他们得到的永远都是训斥或不满,最后的结果是:得到鼓励的那一组进步更快,没有得到表扬甚至得到训斥的那组进步很不明显,有的学生还出现的成绩倒退的现象。从人心理上讲,我们人类,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行为活动得到别人的注意、支持,总是希望别人对自己满意。人本来就那那样,在失意在孤独的时候,非常渴望得到别人鼓励么。现在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对于那些后进生,到底该给予多少鼓励和支持呢?我觉得越多越好。
其实,很多后进生也在努力寻求着自己前进的道路,也在积极的探索着前进的方向。当他们出现错误或走入了歧途的时候,做老师的责任就是告诉他错在何处,告诉他怎么走或怎么做是对的,并要积极鼓励他继续寻找新的方向。
(三)重新正确认识自己,健全自我意识
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多进行表扬,激发他们学习的情趣,激发他们进步的欲望。后进生的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作为教师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要让他相信老师的同时也相信自己。老师不仅要适时地表扬他们,还应该努力使学生获得被表扬的时机,从而使他们树立自信。其实,教师要关于与他们沟通交流人人处事的道理,多了解他们的内心思想,多从正面对他们积极的引导,尽量减弱他们的逆反心理。唤醒他们角色意识,更深刻地认识自身的差异,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着重新自我认同、自我肯定,从而形成健康成长的自我意识。在学习上,教师要多鼓励他们尽力做好学习的小事,做最好的自己。理解他们学习的难处,不强求,不苛求。要多鼓励学生自觉完成作业,哪怕做得很不好,也要表扬他的这种精神,在课余时间,也对对他们进行跟踪学习,及时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惑。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不再是“后进生”。最后,在对待后进生纪律与思想行为方面要采取宽严相济、宽松有度。如果只是一般性错误,不应该过分责骂,更不能抓着他这点不放;如果他们思想品质方面出现了问题,在这时,教师就应该严肃对待、及时批评教育,可以做错事,但不能做错人。人格错误是绝对不允许宽容的,要及时批评教育。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重视自我反馈,要经常进行自我内省和教学效果的自我检查。要注意从后进生的听课神情及上课回答问题的状况,及时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
结束语
后进生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身上也有许许多多的闪光点,只有你有足够的爱心、耐心、诚心,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进步飞快。对待这类学生正确方法是: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多点鼓励,多点指点。但也要校规校纪和最基本的道德来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逐步养成认真学习,自觉守纪的学生生活习惯,同时,启发他们学生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增强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使自己快乐健康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刘笑军.教育激励与高校学生管理[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128-129
[2]李丹.我国高校大学生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
[3]安世遨.大学生激励管理:理论、原则及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15.6,22-24
[4]彭建良,周敏.管理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2
[5]邓敏超.高校学生激励机制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