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至今,蒸蒸日上的民办教育事业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视。社会的需求、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以及当今公办幼儿园资源少的情况都促使着民办幼儿园的飞快发展。近年以来,民办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民办幼儿园的队伍也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壮大。自2016年元旦起开始施行的新《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也就是意味着2-3年内中国的幼儿数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上升趋势,对于工作压力大的孩子父母来说,解决孩子的入学问题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给了民办幼儿园很大的压力。最后,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国家对民办园在政策上的扶持、经济上的投入不太大,整个区域内公办园在数量上来说相对较少。三原县的民办园也是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民办园提供了便利的同时,它的办园质量就受到了人民的关注与重视。以下是我对民办幼儿园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提升园所管理,促进幼儿园的全面发展
转变园所经营之路,应对发展中的挑战;三原县民办园目前的状况是各自经营,各自为政,只有少数几个幼儿园是来自于一个创办者,也就成为了连锁幼儿园,“关起门来办自己的教育”的状况还是比较多。一方面,民办幼儿园要想求生存、谋发展,首先就是要转变自己的经营之路,确立一个自己的正确的经营理念,把园所文化品牌概念输送到园所中,当园所进入一定发展时期,形成相对稳定的组织框架。形成特色园。另一方面,让民办幼儿园从原有的自己经营的状态转变为“集团化经营”的状态将更有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三原县农村学前教育网络的扩大。允许少数民办幼儿园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区域学前教育联合体,吸收接纳部分小规模民办园加入。对于大规模的民办园,鼓励他们到乡镇、村里创办分园,政府在土地、房舍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集团化、区域化和联合体不断提升民办幼儿园质量。将全县民办幼儿园联系在一起,成立一个民办学前教育资源网,共同分享资讯,共同谋求发展。但还要注意:集团化的民办幼儿园要解决好经济权责纠纷,注意政府扶持的均衡性以避免造成集团性垄断。
提升领导者的素养,促进可持续发展;园长素养在幼儿园管理中尤为重要。严格民办园园长入职门槛,逐步提高园长领导能力。园内领导集团各司其职,接受调查检测,这样有助于提高领导者执行能力。也有利于园所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园内硬件设施,提高民办园质量;想要提高民办园质量,首先就是应当坚持“教育公平”的原则,这同样也体现在硬件设施向公立园保持靠齐。利用有效资金投资配备一些安全无毒的消毒柜、空调等现代化的设备,保证该子的幸福生活,提高园所整体质量。
严格把握课程实施,防止“小学化”倾向;幼儿园课程和小学教育课程的实施有所不同,所以在课程与教材选编上也不同,幼儿园课程的选材与设置一定要注重幼儿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和适应时代不断的变化发展要求,不断地紧跟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脚步。
幼儿园在进行课程的选材时,必须要清楚的考虑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以及个别差异性,要根据各个年龄段进行选择教材。不仅如此,幼儿园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有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不要为了应和家长的需求而去进行“小学化”,应该避免“小学化倾向”。游戏课程的实施能够满足幼儿的各种需求、能使孩子轻松愉快的学习五大领域中的任何一种知识,并且不受传统的教学限制,更好的体现以儿童为中心,体现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教师做一个引导者、倾听者、支持者,让孩子在自己的舞台上发光,为自己代言。
发挥行业自律组织,提高园所教育质量;园所内部为了避免出现权责混乱、职责不明的问题,应该制定相应地行业自律的规章制度,发挥自己的自我约束力。严格执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制定的有关园所约束力的文件,对自身进行严格要求,利用政府进行本园监督,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提高本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提高自己的口碑,以实力吸引更多的家长及社会的关注及认可。
增加民办园的家长乃至社会的关注度。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师专业发展
加大监管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资格准入制度;教师队伍建设得前提是教师有从业的资格,因此民办园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进行考核,拿到教师资格证后方可入职。教育局应该加大各项监督管理,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完善有关民办教师的政策和条例。对已经发布的政策进行督导与落实。民办园在进行新进老师招聘时,应该参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几个方面进行资格审查,确保没有“门外汉”进入幼儿教师队伍。
规范幼儿教师在职培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教师队伍的建设还需要对教师进行科学的培训,教师的培训应该严格按照《教师法》执行,保证教师的合法权利。幼儿园的工作主要是依靠教师来主导的,要想提高民办园的课程质量,幼儿园方面就必须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对教师经常进行各个方面、多种层次的培训,以提高整个幼儿园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应组织本园教师到其他优秀的园所进行交流;也可以鼓励本园教师到其他高校中进行在次学习进修。
调整合理的教师结构,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只有合理安排教师结构,帮助教师进行发展,打破唯女幼儿教师的局面,幼儿才能健康成长。
三、加强政府严格管理,增加社会的关注度
民办园的发展只是单纯的依靠园所自身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不可靠的,最重要的还要凭借政府、社会的力量。只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增加对民办园的关注,才能使民办园“半壁江山”的地位越来越稳固。
政府部门发挥职能,落实政策与资金投入;民办园的改进还需政府部门最大限度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依法对民办幼儿园进行管理。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民办幼儿园法律体系。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能够为民办园提供明确的方向与法律依据,有利于政府的严格管理。其次,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民办园健康发展,做到权责明确,分级管理,激励民办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自身园所的提高。
扶持公益普惠性民办园,提高民办园地位;引领正确舆论导向,扩大社会支持度;目前政府在一些宣传和政策解读上有缺失,民众还明显存在着对民办学前教育的歧视,如何让事实上存在的“无证园、黑园所”早日转正,是对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考验。到底是是消灭他们还是让他们继续存在下来是管理和治理的一个分割线。想要社会民众的意识从根本观念的转变开始,只有政府部门自己率先做出观念意识的转变,在真正意义上肯定民办幼儿教育,对民办幼儿教育要不断鼓励,准确认识到它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人们对民办幼儿教育的社会信任度低的状况。不仅如此还应该借助电视媒体、新闻传播或者政府宣传,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监督和完善民办幼儿园,提高民办园的信任度,促使民办园品牌效应的产生,更好的发展有特色的、口碑好的民办幼儿园扩大社会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