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斯基创立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也是教育界与心理学界人们所熟知的一位专家。除此之外,他还享有“心理学界的莫扎特”的赞誉。虽然他的一生较为短暂,但他留下来的著作及其思想却不得不令人称赞。他提出的许多理论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各领域不同程度的关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去世前两年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只关注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的看法,更加重视儿童正在成熟却尚未成熟的机制,即在外界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儿童是一个具有巨大潜能的个体,可以在外界的帮助下完成单独一人无法完成的事情。但由于儿童身心发展尚未达到一定的水平,自己并不具有挖掘这种潜能的能力。因此,成人(教师和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并了解儿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儿童,挖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个个体能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儿童,只有被埋没潜能的儿童。就儿童的发展而言,他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拥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个体。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儿童的现有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这一理论不仅是引领我们正确理解儿童、挖掘其潜能的指路明灯,而且也让我们真正的认识到儿童发展的“昨天”仅仅是儿童过去某一阶段的发展成果。然而,为了儿童“明天”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儿童发展的第二种水平。以下是我对关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的几点个人看法:
一、以儿童为中心,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获取的知识不是成人“教”的,而是与周边环境的互动来建构自己的认知。以“教师为中心”导致儿童成为一个容器,对儿童主动性的发挥是不利的。然而,意大利瑞吉欧教学却恰好与之相反,他们主张重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强调儿童主体性的发挥。他们主张以儿童的需要来确定教师要教的内容,即“以学定教”,但却又不是单单看到儿童,而是既关注儿童发展又重视成人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应将儿童视为独立的、需要被尊重的个体,重视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平台并促进儿童的发展。
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观;“以教师为中心”这一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以往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下,教师是儿童取得知识、掌握知识最重要的一种途径,所以在人们看来教师就是知识的代言人、掌控者,是权威。随着经济的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再单一化。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当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让人们更加重视学前教育,重视儿童在教学中的地位。人们渐渐意识到学前教育教学中不存在所谓的“权威”或“控制者”,也认识到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理应被尊重的、具有主体性的个体,而不是教学的“附属物”。
在教学中,形成“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观将会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只有重塑正确的儿童观,才有利于科学教学观的建立。此外,教师还需要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摆正自己的位置,究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控制者”,还是“引导者”“鼓励者”。而现代的教学则更多的强调教师是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引导儿童学会独立并获得发展。
二、正确把握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挖掘其潜能
没有一成不变的儿童,只有被埋没潜能的儿童。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儿童存在两种水平——现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对儿童进行全面的观察并了解儿童,了解他目前的状况,以及可能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潜在水平水平就是儿童在下一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不仅是指儿童发展的方向,更像是一种含苞待放的状态,只需外界给予少许的刺激,他就能绽放出自己的魅力。儿童的潜在水平也是如此,一旦外界给予一点点的帮助,他便能达到不久的未来可能的一种状态,就如一个宝库,需要不断地挖掘,否则宝库的大门也将会被永远的封印。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不断地挖掘儿童的各种可能,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发展区域”,使其最大限度的获得发展。
三、重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树立正确的游戏观;每个儿童都爱玩,游戏则满足了儿童的各种需求。不仅如此,游戏还促进儿童的身心以及社会性的发展。然而,现今依然有家长或者教师总是以儿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借口,一味的给儿童灌输知识,让儿童上各种“兴趣班”,认为游戏是在浪费时间,会让孩子变得调皮,不利于以后的管教;还有人认为,儿童的游戏是毫无意义的,还会把衣服、鞋子弄脏,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等。但维果斯基认为正是游戏教会了儿童学会思考,游戏让儿童真正的认识了世界。就如当前人们所倡导的“寓教于乐”,只要给予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创造轻松的环境氛围,儿童会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同时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而,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剥夺儿童游戏的权利,要正确的看待游戏,正确理解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
游戏与儿童的发展;儿童在游戏时所体现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都超过了他日常的行为。就比如一个调皮的幼儿平时不能安静三分钟,当游戏中让他做个解放军时,他却能安安静静的站五六分钟。在游戏中儿童能保持持久的注意力,能够自愿的遵守游戏规则,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和情绪,借助已有的经验与同伴一起探索周围的世界等都体现了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儿童跨越了最近发展区。除此之外,成人为儿童创造轻松的氛围,提供适当的材料、场所等都是游戏的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游戏进行时,儿童通过语言与他人交流,通过动作来操作,通过思维使游戏得以继续等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在游戏中获得了发展。
结束语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引我们正确认识儿童的一盏指路明灯。这一理论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儿童的两种水平,认识到儿童是一支“潜力股”,这不仅有利于儿童自身获得发展,给我国的学前教育也带来诸多启示,如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观的建立,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作用,重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等。最近发展区对于儿童的发展、教师角色的定位都是极其重要的,为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完美无缺的,他虽然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但并未指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应如何测量。除此之外,他提出的教学促进发展,首先应尊重儿童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的为了发展而发展。只有尽最大可能的完善这一理论,修正其中的不足并积极地与实践相结合,才会在最大程度上使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