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不仅对个人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都在不断的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终身教育、全纳教育以及民主化教育的发展,为人一生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学前教育也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被各国政府列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国政府通过加强学前教育的立法、增拨财政援助,出台各种相关的学前教育的改革法案来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的普及及其质量的优化。在2002年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上,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呼吁各国把儿童的早期教育作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事业之一,作为缓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与民众幸福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措施之一。以下是我对关于新世纪英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不断加强中央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职能
英国教育领域中一直有地方分权管理的传统,因此地方教育当局会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利,不同地区会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政策。自布莱尔政府执政以来就开始出台相关政策法律,并扶持“国家儿童保育战略”和“确保开端”项目,除了制定、明确项目发展目标、规划、开展方针之外,还通过不断增加的财政投入来改善对儿童及其家庭的服务,来不断明确和加强中央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职责,中央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此外,布朗政府及卡梅伦联合政府上台之后颁布的《儿童保育十年战略》、《每个儿童都重要》、《更能负担得起得儿童保育》等绿皮书,以及多部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的制定都彰显着英国中央政府在不断加深自身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领导与管理。
凸显地方教育当局在学前教育管理中责任;凸显地方教育当局在学前教育管理中的责任与不断加强中央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领导与管理职能两者并不冲突。在英国,地方教育当局一直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利,不同地区会按照本地区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政策,在整个国家的教育管理体制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与作用。虽然中央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地方教育当局在整个教育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仍然不容忽视,在英国学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其责任与义务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对地方教育当局职能的规定是国家对政府承担学前教育发展责任在地方一级进一步的延伸和明确,它不仅有利于地方教育当局在中央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之下对政府颁布的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文件得以贯彻和落实,还可以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地方管理的灵活性和积极性,充分展现地方特色与优势。
二、新世纪英国学前教育改革存在一些问题
新世纪以来,英国的学前教育改革主要是针对弱势儿童及其家庭,帮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开端,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为未来潜能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帮助教师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社会地位的政策相对较少,因此英国幼儿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仍被视为“无足轻重”的角色,认为只要经过培训获得资格证书任何人都可以当教师,其工资水平也仅略高于全国最低线,远低于其他欧洲国家。除此之外,英国幼儿教师资格证书也在无序增长,趋于泛滥。由此造成的后果是证书的种类繁多,权威性难以保障,令幼儿教育机构在招聘教师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也造成民众对学前教育的质量缺乏信心。
优质资源有限,制约家长选择;新世纪以来,随着布莱尔政府、布朗政府以及卡梅伦政府出台的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英国学前教育和保育机构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是与政府预期达到的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数量,以满足家长的需要,支持家长尤其是母亲重返职场
三、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支持
幼儿教育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的核心因素是政府的支持和投入,相关研究表明,学前教育健康稳定的发展总是与政府的财政投入成正比的。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各地的学前教育环境的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尚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以及3-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事业并不在我国法律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范围之内,因此我国政府能够为学前教育投入的资金相较于发达国家比较少。因此,英国政府以每个幼儿为对象的经费投入模式对于我们今天大力发展并普及学前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自1997年布莱尔政府上台以后,英国政府通过不断立法,加大对学前教育财政支持。为了保证每次的拨款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英国政府颁布了《拨款法》,为确保英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保障,为英国学前教育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并且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来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但与之并不同步的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的学前教育经费的专门政策文件,致使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在经费投入及使用方面的职责仍然较为混乱。
四、扩大普惠性优质教育资源
我国政府在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将“普惠性”作为新世纪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前文所提到的卡梅伦联合政府颁布的《更能负担得起的儿童保育》文件中所提及的普惠性政策可以为新世纪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英国卡梅伦联合政府颁布并实施的《更能负担得起的儿童保育》的经验对于解决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中所存在的“入园贵”等难题,有一定的启示。中央政府应该依据中国国情,逐步完善学前教育体系,尽量为民众提供他们能够“负担得起”的学前教育。卡梅伦联合政府颁布的《更能负担得起得儿童保育》把提高处境不利儿童的家庭对于学前教育的支付能力作为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首要目标,除此之外,英国政府按照每个家庭的年收入以及对学前教育支付能力这一标准来进行划分,然后给予每个家庭不一样的财政支持。相比之下,当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尚仍然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可以考虑把提供给处境不利的儿童及其家庭的学前教育补贴,作为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也可以借鉴英国对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财政补助这一措施,使经费更有效的促进每个儿童的成长。
五、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与英国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分布不平衡相似,我国学前教育的薄弱环节也主要集中农村、边疆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借鉴英国经验,我国亦应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继续坚持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处境不利地区倾斜,继续保证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的持续实施,以此来不断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为每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提供更多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英国不断吸取别国学前教育改革的经验,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学校、家长和社会之间相互合作,提供更加灵活的教育服务以满足家长不断增长的需要等措施,来促进学前教育的公平。吸取英国学前教育改革的经验,我国也应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将学前教育事业引进市场,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同时,政府要处理好不断增加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与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满足家长对学前教育机构的需求,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