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评价与幼儿教育质量紧密相联。然而我国对幼儿发展的评价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在我国大多数的学前教育机构里,教师总是根据自己已有的教育经验来对幼儿进行评价,并且评价关注的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那些碎片式的、不能体现环境因素的、与学业相关的技能。正是因为如此,导致幼儿在智力和情感发展上不协调。新西兰幼儿园采用学习故事作为幼儿发展评价的手段,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实现幼儿身体、心理等多方面共同发展。在新西兰幼儿园里,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自然条件下参与活动表现的言行举止,记录他们在园所的精彩表现。然后教师与家长、幼儿一起分享、讨论。最后,教师分析结果来制定幼儿后期的学习计划。以下是我对关于新西兰学习故事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几点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新西兰学习故事是以“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新西兰学习故事”是植根于社会实践和活动中的。在社会活动中,幼儿占有主要位置。他们在活动里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自由发挥,完成一系列的学习行为。也就是说,教师为儿童创造有机会学习的活动环境,而由于不同儿童对参与这个活动的过程里的认知不同,兴趣不同,所以,各自所学习到的知识也就不同。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参与活动时的不同表现,作出相应的引导或指导,使幼儿的学习具有意义。
二、促进幼儿发展评价理念的转变
新西兰学习故事评价过程中,评价关注的是幼儿的学习、活动过程。新西兰国家将学习故事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首先通过观察幼儿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表现出来的感兴趣的、能够做到的、好的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根据观察内容撰写关于幼儿的学习故事。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有利于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提高沟通能力,还可以让教师更加了解幼儿言行举止的目的和意义,使评价更加准确,并且使教师在后期对幼儿的课程进行制定时有所依据。然而,我国在幼儿发展评价方面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结果。教师通过幼儿园“清单式”的评价,对幼儿进行测评,通过测评发现他们的“不足”,并在后期为此做出计划和努力,以弥补差距。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幼儿教师忽略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所以,为了使教师对幼儿发展的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我国幼儿园应引进新西兰学习故事的理念。重视幼儿在自然条件下参与活动的过程,使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花更多的精力关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这不仅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有所帮助,还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使我国学前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叙事评价法
叙事评价法是指以叙述故事的形式呈现,来提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数据。新西兰学习故事就是采用叙事法展开评价的,是与教育教学活动相互渗透的。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对幼儿在自然条件下参与活动所表现的言行举止进行追踪,并做相应的记录,在讨论环节中,教师需要和幼儿互动,倾听幼儿的学习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结论,对幼儿做出评价,最后进行总结反思。这样的评价过程,为教师后续评价环节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促使幼儿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并且保证了幼儿学习的完整性。我国幼儿教师在评价方法上应借鉴叙事评价法,在对幼儿发展的现状做出有针对性的了解与掌握后,做出计划,最终落实在教育工作中。
四、评价过程促进幼儿学习、发展
新西兰学习故事的评价过程是通过关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展开的。首先,新西兰学习故事记录的是幼儿在真实情景中的言语和行为。当幼儿再回顾活动时,可以再一次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且通过回顾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学习故事”,幼儿的经验得到丰富,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并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我认知水平得到提升,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其次,新西兰学习故事的评价过程直接提高了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幼儿的成长过程被记录下来,被作为故事阅读,使得幼儿增强自我成就感。而且,幼儿在与教师、父母讨论的过程中,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得到了认同或者表扬,这使幼儿感到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学习者。总而言之,新西兰学习故事的评价过程可以帮助发掘幼儿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使幼儿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我国幼儿园的幼儿发展评价更侧重于了解幼儿智力发展水平,评价与教育活动是附属关系而非相互作用关系。这样的评价过程没有深层次的意义,知识对幼儿一段时间内表现的总结,达不到幼儿更进一步成长的目的。所以,我国幼儿园活动安排应以幼儿为主,以帮助幼儿提高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评价贯穿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采取这样的措施,才是促进幼儿学习、发展的最佳途径。
五、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新西兰学习故事的评价除了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之外,还以家长群体作为评价的一股重要力量。新西兰学习故事始终坚持“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这一理念,用认同和接纳的态度去对幼儿进行观察,在评价过程中,发掘、记录幼儿的优势和兴趣,并且还以这些为重要依据去对幼儿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和幼儿以及家长共同分享这些关于幼儿积极学习的经验和成长。幼儿通过一次次地回顾自己的学习,使自己对直接经验的掌握更牢固,同时也使幼儿在这个过程里建立起学习兴趣。同理,家长的参与,使评价更加真实和准确。而且在这个过程里,教师、家长和幼儿的关系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我国《纲要》中虽然已经明确指出,“管理员、教师、幼儿以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但是我国大多数的早期教育机构对幼儿的评价仍然只是以教师自己为评价工作的主体,这样并发挥出评价的真正作用。相比之下,新西兰学习故事在评价主体方面具有很多优点是值得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借鉴的。坚持以幼儿、家长和教师为评价主体,不仅可以减轻我国当前幼儿教师的压力和任务,还能进一步的促进幼儿的学习与成长。
六、促进幼儿发展评价的价值转变
新西兰学习故事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幼儿的学习。它通过教师对幼儿的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和理解,最后利用分析出来的信息来决定幼儿的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简单地说,新西兰学习故事的评价不是对课程的终止,而是对下一步课程的开启,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然而在我国的幼儿园里,是为了对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对知识的获得与对技能的习得情况,做一个了解而展开的评价。这样就使得我国的评价变成了一种教育的附属品,不能真正地发挥出它所具有的作用与价值。并且我国幼儿园里评价的结束也就象征着该项课程的结束,教师对幼儿的评价结果的运用也就止步于此,在我国早期教育机构里有着无数的记录册,却只能被遗弃在冰冷的柜子里,无法得到更好的利用。据此,我国幼儿园应对幼儿的评价结果加以利用,这样不仅对幼儿在后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还能帮助幼儿多方面同步发展。
七、将幼儿发展评价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结合
新西兰幼儿教师把对幼儿发展进行的评价融入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有助于幼儿创新、发挥自己的潜能,还能让教师直接地观察到幼儿的行为表现,使教师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更准确的评价。新西兰学习故事正是与此相同,它将评价和活动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幼儿的活动课程中,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叙写和幼儿相关的“学习故事”。然后再根据幼儿相对应的“学习故事”进行分析。最后依据分析的结果来计划该幼儿接下来的学习。这样一个从学习中来,到学习中去的动态模式,将幼儿发展评价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结合,使评价和学习达到了相互促进的效果。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是从语言、健康、社会、艺术和科学五方面着手开展的。虽然看似全面的在发展,但是,在我国的幼儿园里,幼儿园只是在极其微弱的程度上将课程建构在一日生活活动和游戏上,并没有为幼儿提供合理的时间以及空间环境。因此,将幼儿发展评价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结合,为幼儿建造一个和谐、愉悦的自然环境,让幼儿在此过程中根据自己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认知自由发挥,完成一系列的学习。这样的活动课程不仅促进了幼儿掌握直接学习的经验,还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进行更准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