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体态律动已经成为现在很多幼儿园音乐教学当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体态律动以它自己特殊的吸引力,深受幼儿的喜爱,而且通过体态律动的运用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幼儿园当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法与其他的教学法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体态律动与音乐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学龄前时期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同时具有好奇心强、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因此很容易让她们在体态律动活动中感受到表现和创造的快乐。但是就目前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来看,由于大家对体态律动的特点、及其意义认识的不全面,因此导致了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 问题,所以需要幼儿园、教师共同努力去改变目前的状况,从而使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更好的实现它的价值。以下关于改进幼儿园体态律动运用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培训
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其实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教学方法的运用,所以要想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水平,首先一定要使教师掌握系统专业的音乐学科知识,因为在教师自己了解了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正确率才能更高,幼儿所了解的东西才能更专业。首先,幼儿教师应该很好的掌握各个方面的音乐学科知识,比如: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理论知识等;其次,多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相关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最后综合在熟悉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借鉴优秀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案;幼儿教师在空闲时间可以多去参加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在听的过程中借鉴你认为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为以后自己的教学积累一定的素材,从而达到丰富教学活动的目的。
二、加强教师职后的反思与进修
首先,一定的时间段内选择优秀教师去参加学习培训。其次,教育部门应该设置一个固定的地方,规定的时间段内对幼儿教师进行相关培训,这样可以使教师更快更好的掌握体态律动的方法与理念。
取长补短寻求不足;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要多举办观摩课活动和培训实践,也就是说,一定的时间,将每个幼儿园优秀的体态律动案例放在一起,互相学习,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吸取认为别人好的地方;之后再让每位教师轮流开展有关体态律动教学活动,每个讲课的教师都要接受,其他教师全方位的点评,这样不仅使自己了解到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还学习到了其他教师的优点,同时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通过这样的方法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主动参与;在体态律动教学中,教师既是幼儿的指导者也是合作者,因此在体态律动活动中教师要主动的参与;同时教师再给幼儿编排律动的时候完全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且给幼儿做的每一个动作,教师都必须提前进行练习并且达到很熟悉,这样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改进内容设置
首先,在选择内容时应该严格按照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编排,这样做能使他们在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同时使潜能得到最大的开发;其次,就是内容的选择要丰富多彩并且能够很好地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音乐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涉及,以达到扩大知识面的作用;最后,在知识的设置上具有层次性,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对幼儿施加影响。
四、加强幼儿园的重视
让幼儿园中的领导人充分的认识到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知道体态律动不仅仅只是做做动作,老师进行有效互动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把身体当做乐器,并且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解读运用身体动作去展现音乐的一种方法,它是促进幼儿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因为体态律动具有空间性的特点,因此幼儿园首先应该提供相应的场地,同时还有一些音乐器材;其次建立一些教师考核制度,例如通过一些教师之间比赛,提高教学激情,通过评比加强教师的自我教育,实现教育价值。
五、灵活的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
运用语言学习节奏;运用语言来学习节奏是奥尔夫在体态律动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方法,它主要是运用幼儿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或者自己的名字来学习节奏,在刚开始时选择一些对于幼儿来说比较简单且熟悉的词汇和节奏,最初可以选择四二拍中使用最简单的节奏型,选择两个字简单的词语,这样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具体实施老师完全可以定一个主题让幼儿去观察这个主题当中包含哪些事物,为什说要用语言和动作结合训练,因为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得到加强的同时培养言语能力。
运用打击乐器表现音乐;幼儿对于能够发声的物体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在体态律动中结合打击乐器来表现音乐是一种对教学活动很有帮助的方法,但在运用之前让幼儿先了解每种乐器的不同的声音特点,像沙球、圆舞板、三角铁等。例如,在欣赏《挪威舞曲》时,它的主要结构是ABA式,A段轻快活泼,我们就可以用敲打圆舞板的方式来表现音乐,B段音乐比较急促,我们就可以运用摇动沙球来表现音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幼儿的注意力,也培养了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体态律动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
体态律动结合游戏的运用;古往今来的孩子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能够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游戏代表着儿童的自由、天真无邪、自然的天性和潜在的能力,因此为了使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不妨将体态律动与游戏结合起来运用到活动当中,既能引起幼儿的注意也能在无形中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小老鼠打电话》的这个音乐活动在中班实施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在幼儿学会这首歌后,让小朋友们一起来将小老鼠打电话的场景用动作表演出来,这样不仅加强了幼儿对歌词的记忆,同时身临其境后,更能够感受到置身其中的快乐。
体态律动在导课时的运用;课的导入在整节课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导入方式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根据幼儿酷爱表现的特点来说,先播放与之前学过的与这个歌曲节奏相同的歌曲,让幼儿们做出律动,从而使幼儿能够很快的进入到这种音乐氛围当中,调动出幼儿学习音乐的激情,提高教学的效果。
体态律动在学习歌曲时的运用;幼儿园中学习歌曲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比较单一的老师教,幼儿学习,但是如果在这个的基础上能结合体态律动,使幼儿在做动作的时候无形中就了解了该节奏型的特点,那样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歌词也是一样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节奏型,设计成律动游戏的方式使幼儿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就记在脑子里了,这种方式相比直接教孩子歌曲效果要好很多,因为他抓住了幼儿感兴趣的点,刚好也体现了教师组织活动的灵活性,所以将体态律动灵活的运用在学歌曲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体态律动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其实音乐欣赏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很好的促进幼儿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音乐欣赏活动,使幼儿逐渐对不同音乐中的情绪、风格进行正确的判断, 在初步掌握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幼儿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用自己认为恰当的动作表现出来,并让每个小朋友说出自己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能够增强他们音乐方面的能力也能使自己的语言、思维能力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