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为各级政府制定学前教育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的同时,学前教育实践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前教育的实践并不以孩子的成长为出发点,存在着“小学”现象。幼儿教师待遇与教师专业技能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幼儿教育质量与农村幼儿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已经超过一百年(从中国第一个公共幼儿教育机构成立开始的象征),而在一百年,也逐渐发布一些相关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但在学前教育政策的真正意义上开始晚于其他教育。2010年以前,中国颁布了各种学前教育政策,其中大部分是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内部规范。最多有一些与学前教育相关的社会规范,但没有具体的学前教育政策。例如,在《幼儿园教育指导意见(试行)》中,最新的关于中国学前教育的报告来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要实现我国学前教育的大众化,不仅要加强对学前教育政策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前教育实践的研究。这样,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与学前教育的实施高度一致,从根本上解决了学前教育实践面临的问题,使学前教育实践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尊重幼儿个性发展,消除应试教育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学前教育的“小学化”是应试教育对最基础教育的侵蚀。幼儿教育应遵循幼儿成长发展规律,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应跟踪幼儿个性和天性的发展。坚持游戏教学,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对知识的渴望,使他们有更大的学习动力。如果非常有必要让孩子快速接触小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第一,进入大班后,尽量组织孩子参观小学,让他们了解小学的具体教学模式;第二,让他们对小学和他们的愿望感到好奇。同时,父母应该改变他们的教育观念,防止父母在孩子的问题之后反思自己的问题。
二、扩大学前教育规模,建设优质示范幼儿园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是各级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优质幼儿园供不应求,许多没有条件的幼儿园匆匆忙忙建园,重视自己的利益,不遵守规定。这种状况根本不能满足社会和家长的意愿,与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若干意见》的要求,坚持公益性和普适性原则,加强公立幼儿园的发展。大力支持民办幼儿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合理布局学前教育,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基础教育和优质学前教育。为家长和幼儿提供灵活的学前教育服务。必须投入足够的精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示范幼儿园,使高质量的示范幼儿园成为其他幼儿园的标杆。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这一基本的要求办园,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培养优秀的儿童,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三、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前教育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加大学前教育基础建设力度
教育行政部门对改善学前教育的“小学化”问题是主导者。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建立幼儿园办学监督评估机制,防止违规办学情况的发生,严格控制办园标准和教师资格审查。(2)已经加入幼儿园教师但未接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将接受集中培训,以适应幼儿教育的需要。(3)有必要完善幼儿园自我评估机制。(4)要实现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坚持科学教育的方法。只有加强环境、政策、机制、教师、经费、家庭等各个方面的保障才能促进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制定合理政策和制度,促进学前教育教师专业的发展
无规矩不成方圆。政策和制度是我们所有行动的基准。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中国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涉及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育部门应定期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采取不同的制度和政策。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支持。因此,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政策制度应更多关注财政经费的投入。
五、加强学前教师培训的“五年连续体系”,培养合格教师队伍
幼儿教育需要一支了解幼儿教育规律,了解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有能力、有爱心、有耐心,能够以游戏为基本手段的教师队伍。目前,民办幼儿园青年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存在问题,许多教师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学前教育职业培训的缺失严重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加强学前教育队伍建设,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教师。这类五年制幼儿教育教师的不断发展,具有比中专教师更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比高校教师和教师文档生更好的技能,对培养合格的幼儿教育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六、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格修养
由于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再加上工作本身的繁琐。首先,许多幼儿教师不知道如何分析、评价和反思其教育教学实践的适宜性。第二,教师不能根据孩子的需要、具体的教育条件和长远的教育目标来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因为教师缺乏专业素质和个性培养,而这对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加强专业学习等方面的学习,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模式、教学理念等进行教学。让教师根据时代的发展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七、提高认识,更新理念
知识是行动的先导,知识的高度决定行动的强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缓慢,部分原因是对学前教育思想认识不足。因此,地方政府首先应该加强学前教育各方面知识的宣传。二是广大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者全面认识幼儿教育,深刻认识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三,由于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缺失,政府为农村家长提供了再教育平台,并提出了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提高农村父母的文化素质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孩子。
八、从机制上进行创新
目前农村幼儿园的经济状况是“支持有孩子的学校,有孩子的老师”。加强农村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要。首先,国家财政支出应考虑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使学校收入能够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园区条件,增加教育道具和游戏场地。其次,硬件应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对农村幼儿园进行评价、评价和评价。第三,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最后,乡村教室的布局也可以因地制宜。
九、幼儿教育的建设与幼儿教育的质量直接相关
首先,我们必须建立一个严格的学前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其次,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机构。第三,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依法实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和任用制度,明确幼儿教师的身份和地位,建立幼儿教师考核奖励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孩子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学到更多的新东西,也就是说,孩子们比以前更早熟。因此,学前教育教师需要在教育理念和目的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新的幼儿教师的要求需要伴随幼儿的诞生,不能采用原有的教育方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学前教育培训机构还没有达到新的学前教育教师的要求。由于幼儿教师的特殊职业,教师需要具备爱心、责任心、耐心等素质。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应大力将人文关怀融入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努力适应新的幼儿教育教师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