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概况
我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创办于2002年10月,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全日制幼儿园。幼儿园总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中教学区10000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3000平方米。幼儿园拥有十八个设施完善的教学班,设置了多个设施完备、实用性强的功能室。各班设有独立的课室、卧室及配套卫生间。幼儿园园舍建筑座北朝南,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前有庭院,后有花园。有一支团结求实、乐于奉献的幼儿教师队伍。创办十几年以来,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实施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管理,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为幼儿增添室外大型玩具、桌面玩教具。开设区域活动角供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每年专门为教师订阅各种课外阅读书,如:《幼儿教育》家教版以及幼教版,《学前教育》家教版以及幼教版,《东莞托幼》、《幼教博览》等丰富教师课外学习内容。
二、本园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和自我审视,寻找出我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念
部分家长不懂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错误地认为孩子识字、学数学越多越好,总希望自己孩子在幼儿园多学知识。他们选择幼儿园看哪所幼儿园交了多少字、多少算术题来作为标准。家长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教育观念,给幼儿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迎合家长造成我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应试教育的影响,让家长的观念出现偏差
应试教育正在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日渐严重的不良影响,“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在众多家长脑海中索绕,纷纷向幼儿园提出要学前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的要求。而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念,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错误地认为孩子越早点识字、学数学越好,因而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幼儿园里多学点文化基础知识,多掌握一些语文、数学等方面的学习技能。他们对幼儿园的评价,也往往以幼儿会认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等来作为标准。家长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给幼儿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很多幼儿园难以坚持正确的办园理念。这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幼儿低龄高读现象严重
由于一部分幼儿入园时年龄过小,导致上完大班不能文档再重复上大班。家长就希望孩子上第二个大班时多学点小学的课程。而家长却不知道低龄高读的孩子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给孩子自己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他们有的胆小自卑,有的不愿上学或幼儿园,有的哭闹……他们的表现让家长们深感头疼。
(四)走进了幼小衔接的误区,夸大了“幼小衔接“工作
调查发现:有30%的教师“小学化”教育观念严重,认为”幼小衔接“是提前教孩子一些小学知识,以更好地过渡到一年级,70%的教师对幼小衔接问题有客观而清醒的认识。可见,有一部分教师采取了过多地在幼儿阶段向幼儿灌输小学知识,以小学规范化管理的模式来管理幼儿课堂的做法。
大班幼儿流失率高
由于部分家长的错误观念和幼儿低龄高读的原因导致部分幼儿升入大班后流失现象严重。为了避免生源的流失,幼儿园就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从而迎合家长保住生源不流失。三、本园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策略
根据我园实际存在的“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扭转。
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开展家长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
通过开家长会以及家长开放日活动,以多次发放宣传单的形式向家长讲述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揭露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如让家长在开放日活动时,家长亲眼目睹了幼儿在区域活动游戏中感受到自己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分享孩子的快乐,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真正内涵,以及3-6岁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让家长了解遵循教育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纠正错误的幼儿教育观念,这样,家长慢慢就不会要求幼儿园搞拔苗助长的“小学化”教育了。
(二)合理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课程
我园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开展工作,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合理安排好幼儿一日的活动,做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注意幼儿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交替。合理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课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坚持以区域活动和游戏为主。
(三)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想方设法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
1、利用节假日,周末时间对教师进行学前教育法规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理论学习,业务交流探讨,及时更新游戏化教学模式与方法,组织全园教师学习“国培”视频教学,通过“国培”学习,教师深受启发。赵兰叶老师感言:“通过国培远程项目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精彩讲解,使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宗顺英感言:“通过国培学习,使我从里到外受到了一次洗礼,但感觉很充实,因为每天都能听到权威专家不同课程的讲座,众多的疑问在专家、教授那里得到了解决”。石灵燕感言:“通过几天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仅拓展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让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
2、每年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学习回来二次培训给全园教师。2012年3月教育局教研室邓爱军老师在我园组织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课题教学研讨,同时也给全区民办幼儿园教师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教师受益匪浅,在教学活动中有了很大提高。但在教师自己组织游戏化教学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困惑。王娟的困惑:“在活动实施组织过程中感觉课堂调控很费力,活动效果不好,老师自己说的过多,而幼儿说的却很少。调动不起幼儿积极性,五大领域的内容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不过在以后教学中,我相信我会努力学习,难题都会迎刃而解”。赵兰叶的困惑:“教师目标定位太多,急于求成,无意中就教师成了主体,孩子没有思考空间,没有带动幼儿积极性。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改变我的教学方法,把更多时间留给孩子思考,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李秀玲的困惑:“在大班数学活动中,由于幼儿人数多,导致调控时间过多,活动内容不能按时完成,老师总是成为课堂主角,幼儿被动,没有留给幼儿充分的思考空间,在今后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
3、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让教师知道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同于小学教育,不能用教育小学生方法来教育幼儿、要引导教师走出那种把活动搞得严肃、死板、束缚幼儿活动的误区,让教师懂得摆正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位置,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4、培养教师职业道德,因为教师只有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5、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通过培训、讲座、学习等形式,使家长和幼儿教师真正了解幼小衔接的内涵和意义,即:不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从大班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一些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如: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孩子注意力等。从生理、心理上为幼儿适应小学做好准备。
(四)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
加大力度,改变办园条件,投入资金配备专业的幼儿教具、玩具、液晶电视、对整个教学楼进行坏境创设。装修改造,给幼儿提供了优美的坏境,杜绝以往大班额现象,逐渐把班级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让教师很好开展教育活动,使教学工作调控有序。
总 结
总之,幼儿园教学中存在“小学化”倾向的问题不能任其发展,让幼儿继续受到伤害。即使再好的园舍及环境设施,再好的教师素质,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孩子很可能失去最好教育时机,所以,我们还应继续学习幼儿教育理论,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应该采取各种有效对策,全力抵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给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全、健康发展的学习环境,还孩子一个快乐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