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教育小学化案例分析
二、形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家长原因
2、社会原因
3、教育机构监督缺乏力度
4、幼小衔接机构不完善
5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三、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危害
1、违背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
2、会造成孩子厌学情绪
3、形成家长盲目跟风的风气
4、孩子童年失去幸福感
5、影响孩子全面发展
四、我们如何防止幼儿小学化教育
1、家长和幼儿园以及社会的配合,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2、幼儿园与小学双向对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加强严管,构建幼儿教育质量的监督体系
4、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树立幼儿教师的专业威信
参考文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其形成原因的调查分析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案例分析
首先说一个我身边的案例。黄女士的儿子今年六岁,关于儿子的教育问题,黄女士没少操心。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她用高价购买了学区房。明年,她的儿子将要步入小学校门,幼儿园中班刚刚结束,黄女士竟然给自己的儿子办理的转学,从当地一所很有名气的公办幼儿园转入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民办幼儿园。她为什么要给儿子办理转学呢?原来,黄女士暑假的时候给儿子在当地的民办幼儿园报了暑假班,在上暑假班的过程,发现老师已经开始教中班的孩子们拼音,识字以及加减法,联想到自己孩子所在的公办学校,平时的教育都是以游戏模式为主,从来没有教过任何一个拼音,为此还曾经跟老师提过相关的意见。但是,班上的老师总要笑眯眯地对她说,不要让孩子过早的学习这些,幼儿园不要过早的小学化,让孩子有一个轻松和快乐的童年。但是黄女士还是很担心,看到别的幼儿园的孩子都能写上几个汉字,背几首古诗,甚至还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会英语单词,而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黄女士心里暗暗着急。她担心自己的学历本来就不高,老公常年又在外,如果孩子上小学,跟不上学习怎么办?于是她终于下定决心,刚一开学就让孩子转学过来。 再看一看黄女士所说的这所民办学校,座落在一个小区里,环境很安静,园内设施齐全,来上学的孩子还真不少,都是附近小区的孩子。一到放学,家长们陆续来接小孩,等待中,家长开始闲聊,有家长一脸骄傲的说自己的孩子会数多少以内的加减法,会背千字文等。旁边的家长传来一阵赞扬声。也有的家长说自己回家就让孩子抄多少遍拼音,孩子不乐意了,也逼着让孩子写完,似乎这样教育孩子,才能培养孩子好的学习态度。其实像黄女士这样的家长心态不在少数,像这样的民办幼儿园倾向于小学化教育的现象也不在少数,但是,这样做的真的是为孩子好吗?过早的让孩子接触小学化教育真的有必要吗?
教育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得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幼儿身心健康,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文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政手段明令禁止。尽管如此,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还是屡教不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二、形成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原因1、家长原因
就像上文提到的黄女士那样,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念的家长普通存在,而且大部分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念,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错识的认为孩子越早点识字,学数学越好。因而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幼儿园多学点文化基础知识,多掌握一些语文,数学等方面的学习技能。有这样一批家长给幼儿园教育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很多幼儿园难以坚持正确的办园理念。这是造成幼儿园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社会原因
除了家长自身的原因之处,社会原因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校仍是以成绩作为最主要衡量标准,导致家长了盲目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的心理,间接导致了幼儿园小学化教育愈演愈烈。
3、教育机构监督缺乏力度目前由于幼儿园的市场化运作,民办幼儿园占据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大部分领域。政府对学前课程的管理还存在着不足,民办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迎合小学入学考试的需要,开设各种特色班,打着各种旗号来招揽生源,这也是形成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4、幼小衔接机制不完善我国现幼小衔接制度不健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不畅尤其是小学缺乏对幼儿园的主动衔接。很多小学一年级招生进行分班考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园不得不在平日的教学中加入“小学化”的内容。
5、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我国的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长期不受重视,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素质受到严重影响,很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进入了幼儿教师队伍,他们难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将小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到幼儿,致使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化倾向。
三、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危害1、违背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过早的让孩子接触小学教育,既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规律,也违背了教育规律。同时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2、会造成孩子厌学情绪过早的小学化教育容易使幼儿产生紧张、焦虑、畏惧的心理。个别的孩子因为过早的接触了小学化教育,进入小学以后,会产生厌学情绪。幼儿阶段学习了小学课程,在上小学时有些是重复教育,这就容易养成幼儿不动脑、不思考、上课不注意听讲等不良习惯,使幼儿丧失探索的兴趣、创造的机会和学习的热情,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很多孩子一、二年级学习好,三四年级断链子的情形发生
3、形成家长盲目跟风的风气
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念,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争相把孩子送进教学味浓的幼儿园。这种盲目跟风也助长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
4、孩子童年失去幸福感试想想,我们的孩子要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漫长的学习过程。而本应可以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却因为过早的进入了学习阶段,扼杀了本应属于孩子童年的幸福感!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5、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只注重孩子智力发展,忽略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影响了幼儿多元发展,有可能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我们如何防止幼儿小学化教育1、家长和幼儿园以及社会的配合,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家长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在这里需要幼儿园,家长以及社会的配合,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交流会,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思想,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本质上的不同,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生活、塑造人格为主,而不是一味的学习。使家长了解到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带来的危害,以及幼儿教育最主要的是让幼儿从游戏中学到什么,以及对孩子们以后生活的重大意义。
2、幼儿园与小学双向对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不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情,是幼儿园与小学共同的工作。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都要研究衔接规律,特别是要了解对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使孩子在心理上能够接受。严格执行义务教学招生政策,取消个别学校考试入学的制度。
3、加强严管,构建幼儿教育质量的监督体系。
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定期组织人员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教育教学效果测查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幼儿教育教学行为。
4、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树立幼儿教师的专业威信。
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者,在幼儿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不断学习改变观念,努力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真正从幼儿角度看问题,在幼儿家长和其他行业的社会工作者面前,以专业理念和方法引领幼教观念,而不是听命于家长。 使幼儿快乐成长,注重幼儿情商的培养是我们的使命,用自身好的行为去影响家长,改变家长的观念。
综上所述,是我对于目前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原因的探讨,对它的危害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衷心希望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共同为避免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做出自己的努力,希望还给孩子一个快乐、轻松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