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层次:药学服务的产生与发展(第二页)
第二层次: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内容 (第二至第三页)
第三层次:全程化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 (第五页)
第四层次:全程化药学服务落实的措施 (第五至第七页)
正文
全程化药学服务的临床实践研究进展
摘要:药学服务的变化反映了现代医药学服务模式和健康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是时代进步赋予药师的使命,也是科学发展和药学技术进步的共同结果。
一、药学服务的产生于发展
药学服务一词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其原始理念是“为药物使用负责”,自20世纪90年代起,药师的任务就是实施药学服务,到21世纪“全程化药学服务”的概念提出,历经了20年卫生保健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改革。
从传统的以药品供应为中心到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促进合理用药为主的临床药学到更高层次的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药学服务阶段。我国药学服务的发展始于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中,随着中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和药学管理制度的不断深入,药学专业人员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公众,合理利用公共医药资源,有效预防药源性疾病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的了公众的密切关注。窗口式药学咨询服务和社区药学服务的普及,有利于提高公众对药学服务的认可。
二、 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内容
(一)药品的调剂和供应:
(1)药品调剂方面: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确立处方药的调剂门槛,确保处方药的安全使用,减少处方药的滥用和隐患。药品调剂人员还需按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做到认真审方,准确调配。
(2)药品供应方面:国家不断更新和完善基本药品目录,适应了基本医疗卫生的需求,保证了人民群众对健康防治的用药需求。按照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严格把关药品采购的第一关—供货单位,对供货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以保证其合法性,采购部门依据供货方提供的质量体系认证书,建档资料。
(二)提供药物咨询: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药师的主要职能逐渐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技术服务型转化,解答公众提出的用药问题,保证病人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提供无偿药学服务。药学服务的要求就是以公众健康为目标,切实服务患者解决健康问题。药师应主动向患者提供咨询。
药物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患者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含同一成分的药品时;或合并用药较多时。
②当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时;或既往有曾发生过不良反应史。
③当患者依从性不好时;或患者认为疗效不理想时或剂量不足以有效时。
④病情需要,处方中药品适应证、剂量超过规定剂量时(需医师签字确认);处方中用法用量与说明书不一致时。
⑤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中有配伍禁忌或配伍不当时(如有明显配伍禁忌时应一时间联系该医师以避免纠纷的发生)。
⑥近期药品说明书有修改(如商品名、适应证、禁忌证、剂量、有效期、储存条件、药品不良反应)。
⑦患者所用的药品近期发现严重或罕见的不良反应。
⑧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患者;或应用特殊药物(抗生素、抗真菌药、抗凝血药、抗肿瘤药、双膦酸盐、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等)、特殊剂型(缓控释制剂、透皮制剂、吸入剂等)。
⑨当同一种药品有多种适应证或用法用量复杂时。药品被重新分装,而包装的标识物不清晰时。使用需特殊贮存条件的药品时,或使用临近有效期药品时。
(三)临床药学服务与临床药师培养:专职专科临床药师方可直接参与用药相关的临床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药学的服务门槛,加强了临床用药检测和合理用药管理的相关工作,对药事管理和药学专业服务支持有重大意义。因对临床药师要求提高,也要进一步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提高专业服务水准和资格评定。培养临床药师,职药师是不可替代的选择,临床培训是其第一步,临床药师要想搞好临床药学工作,必须具有和临床医师交流合作的平台。我国药师长期从事非临床工作,因此临床培训不可逾越,应当成为奋斗的第一目标。
(四)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全程化药学服务的临床实践研究进展(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