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管理者应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对员工晋升、聘任、奖惩及调整工资待遇等要有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要杜绝受“裙带思想”影响。
2、不同专业和不同职务、不同技术层次的工作人员在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科学、公平的绩效量化考核体系要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职工的工作业绩,使各项考核奖惩有本可依,同时为进一步开展减员增效提供依据。
(二)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1、员工渴望在充满激励的环境下工作,他们希望能和其他员工一起,相互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员工之间的和谐的关系、良好的氛围将更好的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员工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2、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抓典型、树榜样、学先进形式,激励、鼓舞、影响周围的广大干部职工;也可以通过弘扬正气,转作风,树新风等手段,提升员工的思想境界,在企业内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导向,促进企业和谐、健康、长远发展。
3、充分信任员工,大胆放手使用,让下属承担具有挑战性工作,这是一种强大的激励手段,“有压力才有动力”,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但信任不等于放任,管理者应统筹兼顾、宏观调控。
(三)企业激励措施的多样化
1、物质和精神激励并重。企业应努力满足员工的各项正当物质需求,加大福利待遇、提高工资待遇、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尽力为其提供安稳工作环境;同时,应加强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这是企业凝聚力的基本条件,例如,给员工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加大感情投入、民主、人文关怀力度,让员工参与到一些工作讨论中来,加强沟通,消交流障碍,这种做法即能激励员工的创新思维,并能表明领导很在乎他们的想法,有些时候员工也可能会提出好的主意,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热情。
2、荣誉激励:荣誉是组织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是满足员工自尊需要,激发员工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从人的动机看,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争取荣誉的需要。对于一些工作表现突出或在某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有良好表现的员工,给予必要的荣誉或奖励,是很好的精神激励方法。
3、目标激励:给下属员工一个明确的目标,要让员工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工作起来才能有的放矢
企业管理者要将目标制定的既具体化,明确化又灵活性、适应性:科学合理,可望又可及,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目标内容完整、层次清晰具体随环境改变而相适应的目标的改变。
(四)善于挖掘、用心培养,强化激励效果
1、作为企业管理者,首先要能够发现每位员工的长短处,要慧眼识人才,这样才可能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把合适的人派送到正确岗位,发挥人才最大作用。同时,也要接受员工的“不足”,对其缺点及时指正,每隔一段时间对下属的工作作出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估。上级的及时的评价,对于员工来讲就像学生不断地得到考试成绩的回馈一样。无论是认可、表扬,还是警醒、批评,都能对下属形成有效的激励措施。
2、不断的进行激励,在一些情况下,部分员工可能对自己缺乏信心,不能清楚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尤其是对自己的能力,往往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因此,员工需要外界尤其是自己信赖的、尊重的、敬佩的人的鼓励,而来自上级的鼓励则更加可贵,它意味着上级会给自己提供成功的机会和必要的帮助,这无疑会激发下属的需要和激励下属努力进取;有时主管领导大事亲力亲为,带领员工披荆斩棘,攻克难关,这在增加员工的认可度的同时,更有利于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五)创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1、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企业管理者应适时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坚持创新,改造自己,追求卓越,使用文化氛围激励全体领导和员工,实现共同发展
2、员工希望自己的工作价值得以体现,他们渴望被认可,希望获得展现自己的机会,他们需要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及开发自身潜能的工作。 当员工不被体会其感受,被一味地强制做事情时,他们往往兴致索然,无法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企业要让员工能够感觉到上司一直在关注他重视他,领导一句赞赏的话就有可能激发员工的上进心,对于员工来说,领导的赏识便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激励。
(六)加强企业培训
当培训还没有成为员工的一种自然的行为时,企业应当建立一个科学的、稳定的、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解决员工培训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1、企业应搭建企业与培训机构,企业培训管理部门与企业内其它部门的信息传输渠道。摈弃类似“结业”、“合格”等笼统的评价方式,采用记分或评等的方式,对方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做出评定并及时发送给培训管理部门,培训管理部门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处理,最终做出培训效果评判和激励决策。
2、通过技术培训,向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过程;通过文化培训,使员工整体素质得以提高,适应新的变化与挑战,提升员工的职业安全感,同时提高员工的职业操守。这既是提高员工忠诚度的一个手段,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
结 论
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善于激励原员工积极性,有利于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有利于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的发挥其才能和智慧,有利于留住优秀人才;科学的激励机制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在创造良好工作氛围的同时,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企业员工就会收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曙明.中国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俞文钊.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 孙春雷.领导与激励——人性化管理漫笔[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 徐佩华.激励方式及其运用[J].集团经济研究,2005(7). 转贴于 中国范文
[5] 徐斌华,余晓潭,陈德刚.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失灵的原因及重建[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6] 高飞,张笑会,陈阳.社会转型时期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失灵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2005(11).
[7] 费传文,郜慧.浅谈如何构建现代企业激励机制[J].科技信息,2008(12).
[8] 章琴.G旅行社员工激励案例研究.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9] 黄伟宏.TP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10] 王孝国论企业激励机制中的问题及其对策1034期辨技术协作信息金吐论坛2010(15)
[11] 李宝元:《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2] 费洪平等主编:《21世纪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