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课程三年之实践与感悟
永定一中 黄 河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材变化很大,无论在阅读内容的时代性和丰富性上,还是在听力及口语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上,都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教学改革在与时俱进。我们的高中英语新教材虽然在单元结构和内容上焕然一新,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它对于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山穷水尽疑无路”
这里的“山穷”是指我们对新教材的困惑,“水尽”是指我们对学生的困惑,这两个困惑搞得我们一头雾水、两眼茫然、晕头转向、心急如焚。对于现行的教材和现在的学生,有时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来教。改着学生的试卷,盯着学生的分数,我们常常会无奈地甚至有点伤感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到底是我们老师不会教书呢,还是我们的学生不会读书呢?”
⒈“山穷”——对新教材的困惑
对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的困惑和焦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想说爱你不容易”。一方面,我们认为“新课改”犹如春夜喜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又认为“新课改”又像狂风暴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焦虑。我们都知道,现行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视野开阔,信息量大,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和拓展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初高中英语教学缺乏衔接,导致教学困难。如对许多刚从九年级升到高一的农村学生来说,高中英语词汇量太大,阅读难度太大,加之又相当缺乏正确的高中英语学习策略和文化背景知识,这些都会给我们的新教材教学带来重重困难;
⑵ 教学内容多、任务重与课时不够的矛盾突出。很多老师认为,新教材编得好,不过,好得令人难以驾驭。教学总是匆忙,课时总是不够,总觉得学生拖不动。结果到最后为了赶进度,老师赶得急,学生跟得累。许多学校的英语老师甚至放弃了listening、speaking和writing的技能训练。
⑶ 在任务型教学中,特别是在warming-up 和reading教学中,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很值得商榷,往往演变成强者更强,而弱者更弱。如何提高中下层面学生的英语活动积极性,如何对小组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价,我们颇感困惑。
⑷ 教辅资料质量差或与教材不配套,影响了教学效度。有的教辅虽然封面设计新颖,然而内容却是陈旧的或练习高于教学目标要求,有些取自高考模拟试题,造成学生解题困难和时间精力的浪费,很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⑸ 学习方式问题。教材所提倡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但对于我们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有相当一部分的英语活动需要课前去准备,当堂完成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即使可以完成,教学进度也推进的很慢。
⑹ 新教材里头的listening和speaking较难 ,写作任务也比较重,许多学生无话可说,无词可写,写作任务难以完成。课文里的Listening,语速 快、内容难,不是说学生不爱听,而是听不懂。Speaking部分要求学生具备较丰富的词汇量和较广的知识面,所以即使让我们的学生用中文讲都不一定有话可说,更不用说用英文讲了。不过,套用阎维文唱的歌 <<说句心里话>>来唱就是:“说句心里话,我也很惭愧,有些 Speaking Part连我自己也不会说;说句那实在话,我也得充电。”因为我的词汇量和知识面都很窄。
⑺ 新教材要求我们广大英语老师自身要具备较丰富的文化背景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否则,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很难拓宽和增长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意识的。
⒉“水尽”——对学生的困惑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的,其中有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大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讲时尚,好追星,怕吃苦,爱面子,不自信,没毅力,目光浅,肚量小,缺乏自律,比较自私,有点小聪明。一个90后学生典型的形象是,男生的发型是“淬发”,女生的发型是“西瓜泰蓝”,或者是“拉得笔直的披肩秀发”,两耳戴着耳塞,听着美其名曰“用来学英语”其实是用来听歌和玩游戏的MP4,肩上斜挎着一个又长又大的包包,里面装有卡通漫画书、手机、镜子、梳子等东西,脖子上挂着护身符,戴着一副粗镜框、红边条的眼镜,就像著名歌星韩红戴的那种眼镜,穿着一条有很多口袋的裤子和一双颜色不一样的运动鞋,手里捧着一杯珍珠奶茶,或者手里抓着一根鸭爪,或者嘴里含着一根棒棒糖,悠哉悠哉地走着……这形象用两个字形容:贼酷!三个字形容:帅呆了!五个字形容:哇噻,酷毙了!我常常这么想,要是他们的MP4听的是英语课文录音或英文歌曲,包里带的是英语课本,口袋里装的是英语单词本,镜子不仅是用来整仪表,还用来对嘴型、练发音,疯狂追求的不是Jay Chou,而是李阳老师的疯狂英语,那么学好英语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对于我们学习英语的人来说,最需要的就是吃苦精神,而现在的学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吃苦精神。他们既想好成绩,又怕吃点苦——他们讨厌背单词,不爱读课文,懒得做练习,课前不预习,上课没笔记,课后不爱主动向老师请教,看着自己可怜巴巴的英语成绩,只懂得一味地抱怨高中英语太难学。而且令我们英语老师感到很惊讶的是,现在很多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背单词、读课文从来不爱念出声音来。面对如此富有个性的90后学生,我说我不会对他们感到困惑,那是假的。
比如,在前几周的一次早读课上,我发现我班上的一位男生,静静地坐在他的座位上,两眼直勾勾地看着课本里的单词表——读哑巴英语。于是我一声不吭地在他的课桌上东翻翻,西找找。他有点困惑地对我说,“老师,您在找什么东西?”我说,“没事,我找到了。” 他更加困惑地追问道,“究竟是什么东西?”我告诉他,“我刚才在找你的声音。”他听了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后来我把他叫到教室外,跟他说,“贤弟,愚兄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他紧张地点了点头。我说,“What were you doing just now?”他立马回答说,“I am 背单词。”我说,“回答得很好!中英结合,通俗易懂!”那么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说是你在背单词还是单词在背你?”他觉得我这个问题有点奇怪,不好回答,于是他耍了一个小聪明,反问道,“老师,你说呢?”我说,“贤弟呀,恕我直言,我觉得是单词在背你。”他说,“ Why?”我说,“因为你只有一双眼睛盯着它,而它却大约有一百双眼睛盯着你看,如果说每个单词相当于一双眼睛的话。”听完后,他脸红了。我还问他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东西,他说是下洋的鸭爪。我说,“我也很喜欢吃鸭爪,不过假如我是你,我会把一个个单词当作鸭爪,张大嘴巴,毫不客气地把他们消灭掉!” 结果第二天早上,我惊喜地发现他背单词有声音了,而且声音还有点大。那时,我赶紧趁热打铁——当着周围同学的面,热情洋溢、大声地表扬他:“对了,读英语就要像你现在这样有激情!”坐在他旁边的一个女同学,对我说,“老师,这么大声,会被你吓死!”我急忙道歉:“Oh, I’m terribly sorry. I’m just too excited at his reading English aloud!” 表扬如今的学生,一次表扬不一定有效,要时常“跟踪表扬”,就像如今市场上卖空调、卖彩电一样,要想卖得好,除了质量好,售后服务也要做得好。不像当年的我,老师一句朴实的表扬就可以让我热血沸腾、让我受益无穷、让我终生难忘!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冒出的困难虽然像一座座大山,压得我们心里直发慌;涌现的问题尽管像一条条河流,淹得我们喘不过气。可是,我们英语组全体老师抱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个信念,勇于迎接挑战,乐于开拓创新,肯于更新观念,勤于研究教法,善于团结协作,认真落实高中英语的新课程改革,有效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活动。
在新课改后的这几年里,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寻求解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问题的对策”这条泞泥的道路上,披荆斩棘,风雨无阻,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进,终于开辟了一片 “花红柳绿”、无比广阔的新天地。面对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改革,我校英语老师是这样去积极应对的:
⒈ 用辨证观点看待新教材,看到它的短处,更看到它的长处,扬长避短,大胆地对新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容手术”甚至是“变性手术”,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比如,我们给Reading 部分的教学加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奇闻逸事或文化背景知识;对于一些过难的、不适合自己班上学生实际水平的Listening,毙掉,Speaking,跳掉,Writing换掉。对于如何换掉Writing Task,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上的“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5 ”,高中英语新教材模块5里面第一单元的写作任务是:让学生写一封信给生活在1473—1543年之间的哥白尼,对于我们的农村学生来说,即使他们有这个想象力,可能也没有那个兴趣,或即使他们有这个兴趣,可能也没有那个想象力。于是我就把它换成这样一个题目:The Scientist I Admire Most. 布置下去后,当晚火速批改,第二天马上讲评。表扬好的,指出不足。我发现学生很有话写,他们写了Madame Curie,Thomas Edison,Isaac Newton, Albert Einstein,钱学森,袁隆平,杨振宁等,还有一个学生写他最崇拜的科学家是his parents。刚开始我感到惊讶无比,可是后来看完他的作文我才明白他之所以那样认为是因为他的父母亲“发明创造”了他——给了他独一无二的生命!咦,小样的,还真有点创意。在作文讲评课上,当我一说他最崇拜的科学家是his parents,同学们哄堂大笑,但一听完我的解释,大家掌声如雷。为此,我还特地奖了他一根棒棒糖,以奖励他的幽默和创意!
⒉ 加强集体备课, 相互取长补短,精诚团结,虚心学习。我们英语教研组里高手如林,有许多老师值得我学习,如曾放珍老师的敬业精神以及对试题命制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刘美莲老师纯正地道的英国英语,黄文老师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谢小玲老师的幽默和多才多艺,赖小琳老师甜美流利的英语口语,赖伟昌老师激情四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
⒊ 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业务学习,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的简焕镇校长、游爱萍老师、赖巧莲老师和李玉兰老师都早已取得了教育硕士学位,还有我们的曾美芳老师,在一边踏实工作一边认真学习,准备考取教育硕士学位。他们那种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尤其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我们的简校长发表过20多篇英语教学范文,还写了一本书——《决胜高考:高中英语语法讲练》。这本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凝聚了他多年的心血,是他从事二十多年英语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我觉得他这本书写得相当有水平!
⒋ “走出去,带回来”——加强校内外教研联系,共同探索如何科学使用新教材的方法和路子 。每隔一段时间或阶段测评后,我们学校就有组织我们到外地取经。比如我们有去上杭一中、长汀一中、厦门双十中学、厦门一中、福州一中等地去学习交流。其实,大家对新教材教学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边教学,边交流,边积累,总结出一套完全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⒌ 在课内外积极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富有意义、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我们英语教研组举办的第二届“英语月”活动。有英语灯谜、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唱比赛、班级英语墙报比赛、英文诗歌朗诵比赛、师生同台演出的英语晚会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而且在我们平时的“English Corner”(英语角)里,除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我们英语老师也会主动参与,愉快地与学生沟通交流,用我们对英语的激情去感染他们。
⒍ 在课时很紧和课堂教学时间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前、课间、睡前、饭后等零碎时间来学英语。比如我们的李玉珍老师所任教的,09届高三(17)班的英语科代表就做得非常出色。每天上午第一节上课前15分钟,也就是从上午7:30分到7:45分之间,她打开电脑,组织全班同学跟读单词和课文录音,积极营造一种争分夺秒、奋发拼搏的求学精神。结果,那个班级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是24个,位居平衡班之首。我觉得这个方法真的挺好,因为现在有许多学生课外很少或几乎没有去跟读、模仿英语录音,或者说他们压根儿就没有这个意识。如果我们从高一就开始让学生养成每天上午第一节课课前挤出哪怕只有10分钟的时间来跟读课文录音的好习惯,那么我相信,三年后,他们的英语即使没有“了不得!”,那也会“不得了!”
⒎ 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我们高中新课程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或教学质量,我们能否在平时教学的课堂内外,用好一种威力巨大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杀伤性武器”,也是一种“常规性武器”,那就是“表扬”。我们决不能小看这个“武器”,因为很多时候连我们大人都难以抗拒“表扬”的威力,更何况对于我们那些自尊心极强的90后学生。
⒏ 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去激励学生自觉完成英语课外作业和练习,练手感,练语感,练速度,练质量,提成绩!
总之,面对新课程,我们有过迷茫,但更多的是清醒;有过慌乱,但更多的是沉着;有过犹豫,但更多的是果断;有过泪水,但更多的是欢笑。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大胆尝试,认真总结,我们坚信,我们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的道路会越来越宽敞,我们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高中英语新课程三年之实践与感悟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