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总计 14.89 34.04 42.55 6.38
中等以上 18.51 37.04 74.07 11.11
中下 10 30 50 10
从表5中可以看出,42.55%的学生认为每个同学要充分做准备,熟悉自己的任务,用自己的话改写那些难词,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有效的交流;34.04%的学生认为教师问题要少设置点,这样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让每个学生开口,交流想法;14.89%的学生认为不要打破原来的小组,希望与原小组组员合作分工。
综上所述,这次讨论式教学法在本节课中的实施是比较成功的,但还是暴露出几个问题,即教师前期对学生小组规划与问题设置、学生前期准备工作、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程度、学困生的任务分配与指导,这几个问题也是影响讨论式教学法是否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
3.调查后的思考
思考之一:由于讨论主要是依靠语言进行交流,所以,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交流。如,在这节课中笔者给学生有关的“讨论礼仪”(Discussion Etiquette)和讨论班级参与基本规则(A Classroom Speech Policy):
Discussion Etiquette
Use discussion skills to keep your conversation going, such as showing interest, expressing agreement or disagreement, compromising(妥协), hesitating, and requesting clarification or repetition.
Be polite when you are to voice a different opinion.
Don’t whisper, even if you’re feeling uncertain about your ideas or language.
Try not to dominate(支配、控制) the discussion. Confident speakers should allow quieter students a chance to contribute.
Don’t interrupt or talk over another speaker. Let them finish their point before your start. Listening to others earns you the right to be heard.
A Classroom Speech Policy
Speak from your memory instead of reading your documents word by word to your group members. Get prepared for your task.
Drop complicated words and learn to communicate in simple English.
Make brief notes in discussion. You are only allowed to refer to your notes when taking the exam.
Do not speak Chines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discussion.
思考之二:问题的设置与时间的分配。好的问题能够牵引着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地探讨主题。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在问题的设置方面,笔者建议教师们可以去研读“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逻辑推理和辩证思考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对已经存在了的概念和定义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对任何问题都要做进一步的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只重复权威和前人说过的话。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另外,在设置问题时,另外要考虑的因素是时间。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能让每一个学生开口充分地讨论,这也是难题。所以,无论是在任何一节英语课堂上,教师如果要学生展开讨论,应根据生情与时间精心设置问题。
思考之三:任务的分配,关注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从上面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遇到的问题比较多,他们比较焦虑、紧张,有的甚至没开口。如何让他们在讨论中有事可做又自信地完成任务,这也是教师在任务设置与分配时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
思考之四:小组的规模。在这次教学中,由于任务分配时对小组规模没有认真考虑,只考虑到按照学生的不同水平分配不同的任务,所以在课堂讨论中留下了隐患,有的组人员太多以致有的学生根本没机会开口。布鲁菲(Bruffee)(1993)在他关于小组规模研究的总结中建议,5人是小组讨论的一个理想数字,增加人数会使讨论不够广泛、充分、减少人数则会降低讨论的效率和水平。
思考之五:教师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讨论式教学法牵涉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除了要培养优秀的组长,并且要在长期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有效的合作学习,如小组分工,面对面的促进,合理分配时间等。
四、结语
总之,从上述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讨论式教学法已经是很多英语教师的座上客,但是对“讨论”的看法却是很不全面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最好要先领悟“讨论式教学法”的内涵,然后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⒈(美)Stephen D. Brookfield ,(美)Stephen Preskill著;罗静和褚保堂译,2002,《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⒉(美)Earl W. Stevick著, 2006,《教学方法论:问题出在哪儿?》。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⒊(美)大卫.W.约翰逊,罗格.T. 约翰逊,2001,《合作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⒋ 刘艺工,苏格拉底与案例教学法,
附录(一)
关于“讨论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情况”(教师卷)
1. 你在英语课堂中运用讨论吗?
A. 没有 B.有
2. 你告诉学生有效的讨论应具备的几个特点了吗,如相互性、互相倾听、高度注意、热情参与等,并作出示范?
A. 没有作出示范 B. 有作出示范
3. 你在讨论前期给学生做过讨论技巧培训吗,如提问,互相倾听?
A. 没有 B. 有
4. 你与学生一起确立了 “讨论班级参与基本规则”了吗?
A. 没有 B. 有
5.你有利用形成性评价手段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进行评价吗?
A. 没有 B. 有, 但很简单 C. 有,并且有细则。
附录(二)
关于“讨论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情况”(学生卷)
基本情况
你的成绩是 A. 中上 B. 中等 C. 中下 D. 比较弱
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你就自己所负责的部分
做好充分准备,能脱稿,并将难词转化成同学学过的词
查好资料,但还不太熟,没有用自己的语言改写 C. 没查好资料
上课时讨论状态
在上课讨论时,你是否很认真聆听同学的发言,获取到不同的信息了?
A. 是的,我还做笔记了。 B. 有点走神,但还是断断续续地听完了。
C. 没有,很紧张地等轮到自己发言 D. 听不懂,只好放弃。
在上课讨论时,你是否开口向同学传授自己的那部分任务?
A. 是的。 B. 没有,因为时间不够了,没轮到我。
C. 没有,因为我所在的组人太多了,有同一任务的组员,我让别人先讲了。
D. 没有,我有点紧张。
在这次的上课中,你一直
A. 很积极、很兴奋、很期待 B. 很积极但有点焦虑 C.很消极,好像自己是门外汉 D. 没感觉
小组合作学习
1)在这次的上课中,你认为你们小组很有效率吗?
A. 是的。我们按规定完成任务。B. 没有。我们没完成任务,有一部分组员没开口。
2)如果没有成功的话,你认为主要是哪方面的原因。(可以多选)
组员交流时,没有用简单英语,还是用难词,在解释生词方面占用时间了。
组员交流时,不熟悉自己的话题,没有提取要点,进行传达,照着文稿逐字逐句念。
老师给的问题太多了,时间太紧了。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改进的建议
如果下次你还希望采取这种方式上课,你希望要改进的地方是:
不要打破原来的小组,希望与原小组组员合作分工。
问题少设置点,这样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让每个人开口,交流想法。
每个同学要充分做准备,熟悉自己的任务,用自己的话改写那些难词,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有效的交流。
(该范文获得第二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专家学术组评为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