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创新运用探讨
【内容摘要】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作文中习惯于奉命和应付,作文程式化,教师代言化,提笔往往是一些用得泛滥成灾的素材,千人一面,内容陈旧,空洞俗套,毫无新意。学生的灵魂被扭曲,创造性被扼杀。而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正是克服这些缺点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力求在写作素材运用上以创新为突破口,坚持在学生的写作中运用素材创新运用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的文章在用例上有新意,不人云亦云,达到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要求。
【关键词】积累熟练 学以致用 优化激励
作文素材的运用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常规性教学,我们的做法往往是把一批素材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加分辨地随意运用,这样做固然可以让学生的作文有个性,但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作文中有的素材泛滥成灾,千人一面,内容陈旧,空洞俗套,毫无新意。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是要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因此,我们力求在写作素材运用上以创新为突破口,坚持在学生的写作中运用素材创新运用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的文章在用例上有新意,不人云亦云,达到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要求。
一、积累熟练
积累熟练是指写作素材创新运用的教学活动应该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广博、深厚和牢固的写作素材和创新运用的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写作品质,进而使他们对写作素材创新技能的掌握能够达到熟练和运用自如的程度。
素材积累方法有很多种,同学手上也有各种“大全”。理论上来说,大家不缺乏素材,但为何实际操作时,就只能写出甚至是“憋”出一篇面目可憎的作文来呢?可见,问题不在于“素材积累”,而在于“怎样”积累,只有创造性地挖掘积累,才能创新地运用文本素材。
(一)闲情偶记,创新积累
这其实就是学生个性化创新阅读的过程。这个创新体现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性格差异,选择符合自己的书籍,包括他们喜爱的英雄、宠物、创造发明、科学发明、运动、音乐团体等书籍。对于这个个性创新阅读积累的过程,具体的做法是:
一是学生自备摘抄本;二是摘抄自己认为是“美”的词语、文句、段落、甚至全文;三要求学生每周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小组轮流推荐一个好句或5个好词在早读课上摘抄在黑板上,全班诵读1-3遍;四是老师每两周检查学生的摘抄,及时作出指导,勉励学生多记、多读、为以后写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化繁为简,主题积累。
一般的作文素材积累往往是无序化,老师把什么素材给学生,往往有点随心所欲,所以,学生手中的素材往往也是杂乱无章的。我们的创新做法就是——
根据“化繁为简,主题积累”的原则,把作文可能涉及的素材划分为一个个的主题,以“人”为核心,按照“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四个大项、十几个小项来进行素材积累与整理的。如:读书、友谊、真诚、平等、关爱等。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认为,主题积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遵循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多元而简约地去强化,基本做到快速有效地积累素材。
作文素材创新运用探讨(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