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范文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摘要: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这样一个基本问题,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发展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贯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如果将这一发展观付诸实践,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内涵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 基本问题 涉及领域 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作了明确的阐述,胡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还在发展。与此同时,人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在加剧。因此,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下大气力解决上述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贯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