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范文同学网


自动化 模具 机械 电子 通信 动画 英语范文 工程管理 金融范文 旅游管理 工业工程 生物工程 给排水范文 西门子PLC 历史学 三菱PLC
单片机 财务 会计 法律 行政 物理 物流范文 电子商务 制药工程 包装工程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 汉语言范文 欧姆龙PLC 电压表 松下PLC
计算机 化工 数电 工商 食品 德语 国贸范文 人力资源 教育管理 交通工程 市场营销 印刷工程 机电一体化 数控范文 变电站 文化产业

  • 网站首页|
  • 文档范文|
  • 人工降重|
  • 职称文章发表|
  • 合作期刊|
  • 范文下载|
  • 计算机范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范文|
  • 原创范文|
  • 开题报告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范文同学网 -> 开题报告 -> 汉语言范文开题
·电气自动化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国际经济贸易原创文章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农业推广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商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法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汉语言文学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动物医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心理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物流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小学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财务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原创范文
·室内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眼视光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材料工程管理原创范文
·工业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航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模具设计与制造原创范文
·汽车检测与维修原创范文
·数控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汽车技术服务原创文章范文
·光机电应用技术原创范文
·机电一体化原创文章范文
·印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漫设计与制作原创范文
·软件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广告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应用电子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原创范文
·机械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酒店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质量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通信工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护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原创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文档范文   现成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汉语言文学文档范文

当代流行歌曲词的语言文化研究_开题报告

Ktbg1361 当代流行歌曲词的语言文化研究_开题报告在都市文明中发展起来的流行歌曲对人民群众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其中歌词语言艺术是表现其影响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代流行歌曲在歌词的规范性上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群众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从语言学的角度加强对歌词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当代流行歌曲词的语言文化研究_开题报告 Ktbg1361  当代流行歌曲词的语言文化研究_开题报告


在都市文明中发展起来的流行歌曲对人民群众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其中歌词语言艺术是表现其影响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代流行歌曲在歌词的规范性上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群众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从语言学的角度加强对歌词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力图实现音乐与语言学的结合,通过归纳总结、调查和个案分析,从理论和现象两个方面分析问题,探究内在原因,并提出解决流行歌曲歌词规范性的对策,使之能够反应积极的内容,更好的引导人民的思想和情感。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问题提出、研究状况、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分析了本研究具有的价值。    第二部分:当代流行歌曲的发展和特点。梳理了我国流行歌曲从起源、产生、发展和复兴的脉络线索,提出了流行歌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通俗陛、音乐性、文学性三大总体特征,为全面分析流行歌曲歌词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使用特点。主要是从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探讨了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特点,包括结合具体个案歌曲歌词对语音修辞的分析,较多运用语气词、叹词表达情感,新词语、新观念和夹杂外语词的现象,句式的灵活使用,普遍使用修辞格,语言风格通俗鲜活,主歌与副歌相互配合,设计流行词语亮点。在这个基础上,分析了流行歌曲歌词语言使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四部分: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化体现特点。从文化层当面分析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艺术和影响力,主要包括分析了流行歌曲歌词和文化时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抒发现代人的心理需求的流行歌曲歌词、张扬个性的流行歌曲歌词。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忽视流行歌曲歌词的教育意义和忽视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化内涵等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化体现问题,并提出了吻合受众心理需求,明确歌词创作的社会文化责任、正确发挥流行歌曲歌词的教育功能等对策。
1.研究内容和意义     流行歌曲(popularsong),是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也有人把它称为通俗歌曲,虽然从概念上讲通俗音乐应该是相对于严肃音乐的一个大范围,这个范围要比流行歌曲的范围大很多,但在中国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流行歌曲和通俗歌曲这两个称谓几乎是相等的。还由于流行音乐的绝大多数载体以歌曲形式出现,以致“流行歌曲”这一提法,后来往往与‘锍行音乐”一词混用。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把这三个概念混为一谈。流行歌曲是在都市文明中发展起来的。有人认为它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罗马帝国城市、中的游吟歌手,但绝大多数学者还是倾向现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工业化城市。“中国流行歌曲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等大都市。20世纪20年代西方流行音乐进入中国,当时,由于旧民主主义革命造成了深刻的社会变化,中国已进一步门户开放,西方传教士、商贾、思想家、学者鱼贯而入,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逐步东渐,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既相互冲突又逐步结合的态势’’(陶辛主编1998:180)。人类的先进文化产品如:电影、唱片、歌曲等大量的涌入国内,产生了一股锐不可挡的新潮,正是这股新潮催生了中国的流行歌曲。流行歌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其产生的影响力是深远的。许多论者对它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工作。但是,从语言学研究来说,过去往往把口头或书面的语言作为研究对象,而对于以演唱形式赖以实现的歌词语言则关注较少。本文所做的就是针对歌词语言的探索性研究。应该说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的选题。因为歌词作为音乐的载体无疑是当代文化生活中最具普遍性和影响力的一种。它的普遍性同时体现在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广泛性上;而它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它的抒情写意、娱乐休闲等多项功能上,还体现在它所具备的独立文学和教育启迪价值之中。此外,研究歌词语言还对歌词创作、演唱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本文力图实现音乐与语言学、艺术与文学的结合,从流行歌曲歌词的语法和修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展开研究,从而提出较好的改进方案和措施。因此,本研究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2.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本研究主要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运用语言学理论审视当代流行歌曲歌词,并结合诸多流行歌曲歌词的案例,从而使本研究具有鲜明的生命力。在研究过程中,首先确定了当代流行歌曲的发展线索,明确了研究的时间范围;其次收集了大量的流行歌曲,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类,为研究奠定了事实基础。
3研究现状      对于流行歌曲,许多研究者从不同侧面展开了研究,现对研究加以综述。桐木(2005)在《关于流行音乐的概念界定》中就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流行音乐概念的多种争论,认为流行音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种类多,传播广的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所以人们对流行音乐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它的概括方法也产生很大的差异。最后提出,作为~种世界性的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流行音乐指一切具有时代潮流和地域特征的、普及的、通俗的、大众化的音乐。而作为一种音乐类别,流行音乐则相对于严肃音乐(ClassicMusic)而言,特指在当今大众音乐生活中覆盖面广,内容及表现形式通俗易懂、简捷自由,主要以代表当代流行、时尚、娱乐为主导的音乐表现形式。王志平(2001)则探讨了流行歌曲词曲协调问题,认为歌词的声调与歌曲的乐调的谐调问题是不少人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刘志云(2006)的《流行歌曲与语文教学》和林国清(2005)的《流行歌曲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则探讨了流行歌曲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问题,认为流行歌曲有利于增强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利用流行歌曲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坚强向上的意志品质。顾笑喻(2005)在《试析流行歌曲的精神内涵》一文中则分析了流行歌曲对特定时期人们心理的反应,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叹以及对人间情怀的体现。-这些研究主要还是只涉及到了流行歌曲的界定、曲调与语文教育、反应的思想内容问题等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深入到流行歌曲歌词这一内容进行过一定的探讨。如张鹭(2006)的《当代流行歌曲歌词风格表现》、马树春(2004)的《流行歌曲词格的含蓄美及其文化解析》、林晶(2006)的《当代歌词与古典诗词的传承关系》姚霁珊(1999)的《谈谈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特色》等等。这些研究涉及到流行歌曲歌词的某一个局部,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还没有从整体上对流行歌曲歌词展开语言学的研究和探索。
一、代流行歌曲的发展和特点
中国流行歌曲的萌芽:1902年,在废除科举制度办新学堂的背景下,新兴学堂开办了音乐课,当然,那时的音乐课程内容单纯,主要是教唱学堂乐歌。本文所指的学堂乐歌,是20世纪初到3O年代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从其发端到现在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音乐史上一次具有启蒙意义的音乐运动。"(孙继南1993:210)学堂乐歌的产生有着历史的特定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拿来的”,也就是当中国还缺乏现代作曲人才的时候,一个直接方便的做法就是拿来外国的曲调填词。这些曲调,主要来自日本,还有一部分是从日本转而拿来的欧洲民歌,并填入新词。一些留日的知识分子也组织有音乐社团(梁启超等创办“大同音乐会”)并举办讲授西乐的“音乐讲习含’(有沈心工,曾志态等),并开始采用将日本及欧美流行曲调填新词编新曲的方式来推广新乐。
学堂乐歌早期歌集主要有沈心工编的《学校唱歌集》(1904),曾志编的《教育歌唱集》(1904),李叔同编的《国家唱歌集》(1905),辛汉编的《唱歌教科书》(1906)等。在从事学堂乐歌活动的音乐教育家中较突出的是沈心工(1870"-"1947)与李叔同(1880"---1942)。沈心工是最早开始编写乐歌教科书的作者之一。他所作的歌曲有《黄河》、《采莲曲》、《革命必先革人心》等六首,其中《黄河》(杨度词)一曲‘‘龙隹沉慷慨’’(黄自语),影响最大。李叔同早在留日期间便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小杂志》(1905)。其中编收的乐歌《祖国歌》(1905)当时曾受到广泛欢迎。他自己填词编写的《春景》、《送别》、《西湖》等歌,长期为青年学生所喜爱。其中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劝夕阳山外山……"(《送别》)更是被广为传唱。
中国流行歌曲的产生:要谈中国的流行歌曲就不得不提及黎锦晖,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他早期的(1927)流行歌曲作品《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标志着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孙蕤2004:65)黎锦晖应当是我国流行歌曲创作的第一人。他1891年生于湖南湘潭,自幼便广泛接触了大量民间音乐。从1922年起,他就以创作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明月之夜》与儿童歌舞表演曲《可冷的秋香》等等而名闻艺坛。后来,由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所引起的都市社会生活的变化,使一些人沉湎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享乐天地,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勃兴。此时,本来从事儿童创作的黎锦晖便转而将笔触指向市民音乐文化,并连接写出了《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爱隋歌曲。谁料想这些歌曲一经问世,便迅速在都市的井巷里弄广泛流传。这样,黎锦晖不但成了我国现代儿童歌舞创作的鼻祖,而且首开了我国现代流行歌曲的先河。1928年,黎锦晖率领由他组建的“中华歌舞团”赴香港与南洋演出。第二年,因经济极度拮据而不得不滞留新加坡。为了摆脱困境筹资回国,他又应上海文明书局之约,—气写了大约百首之多的爱隋歌曲。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桃花江》、《特别快车》等影响较大的代表曲目。这些歌曲几乎都是都市情歌,又多在歌楼酒肆里演唱,歌词曲调易唱易记,便被称为流行歌曲。1930年,黎锦晖又在上海组织了“明月歌舞剧社’,吸收了包括他的弟弟黎锦光以及姚敏等流行歌曲作家作为该团的成员,陆续写出了有如《何日君再来》、《夜来香》、《香格里拉》、《采槟榔》等一大批流行歌曲,还迅速培养出了诸如周璇、白虹、胡蝶、姚莉、严华、龚秋霞、黎莉莉、王人美等我国第一代流行歌星。于是,这十多年间,出现了我国流行歌曲异常繁盛的阶段。而黎氏兄弟则从创作到演唱对全面推动早期我国流行歌曲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黎锦晖转入流行音乐创作并获得了成功,有其相应的社会背景。当时的上海已具备资本主义商业化都市的特征,西方特别是美国流行音乐通过舞厅、电影、广播等媒介流入中国。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己出现对流行音乐的需求。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插曲创作开始起步,相继涌现出如:《渔光曲》、《大路歌》、《夜半歌声》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上海也逐渐成为中国流行歌曲的发源地。“八 一三}’事变后,上海沦为“孤岛’’,人口激增,娱乐业也出现了畸形繁荣,这又将流行歌曲的发展推向了顶峰。黎氏的流行音乐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在当时,主要有探戈、狐步等。配器也模仿美国爵士乐的风格。但《毛毛雨》、《桃花红》、《特别快车》等作品格调不高,有的相当庸俗,迎合了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当时即受到广泛批评。可以说,中国流行音乐起步之初并没有走一条健康之路。除内容平庸外,音乐上的粗制滥造,演唱上的嗲声嗲气为其后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他在处理流行音乐中外来形式与民族传统关系上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抗日救亡歌曲及革命流行歌曲的形成和发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使得民族危机感高涨。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涌现出大批的救亡歌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聂耳便是救亡歌曲作家中的佼佼者。他在两年内所写的30余首歌曲被广为传唱。这在当时的媒体并不发达的情况下,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文档歌》(田汉词聂耳曲)、《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曲)、《二月里来》(塞克词冼星海曲)、《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刘西林词)等作品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与此同时,进步的音乐工作者也介入了以电影为主要载体的流行歌曲创作活动。如聂耳的《告别南洋》、《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任光的《渔光曲》,贺绿汀的《四季歌》、《天涯歌女》(田汉词)等都是为进步电影所作的插曲。另一面在沦陷区,中国的流行歌曲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条件下,它的发展是不完善的,作品题材狭窄,情调萎靡,趣味平庸,制作技术粗糙。出现的一些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歌曲,这在后来被称为“靡靡之音’。而以延安为中心的进步音乐工作者继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革命流行歌曲,如《延安颂》《南泥湾》《军民大生产》《歌唱二小放牛郎》等歌曲。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大批的群众性革命流行歌曲涌现,如:《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长征》等。1966年开始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被打上了深刻的政治烙印,当时的流行歌曲有毛主席颂歌、^造**歌、红卫兵歌曲、语录歌、忆苦歌等这样一些类别,其中有这样的歌曲:“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要是革命的你就站过来,要是不革命就滚他妈的蛋,滚滚滚,滚他妈的蛋!”(《鬼见愁》)“文攻武卫,嗨,文攻武卫,我们快快武装起来!江青同志号召我们文攻武卫,我们再也不能天真烂漫。党内军内一小撮走资派垂死挣扎疯狂十倍,他们血腥镇压革命派,我们手无寸铁要吃亏。文攻武卫,嗨,文攻武卫!杀杀杀,嗨!"(《革命楼》红卫兵创作)这样的歌曲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美感可言,通篇的粗俗和喊叫,“它是“极左"政治下的产物。畸型.的“文革”音乐依附于畸型的“文革”政治,“文革音乐’’是“极左”政治钳制下的音乐的异化物。"(梁茂春2006)让人感觉那个时代的荒谬与狂热。尽管这样,但仍旧有许多旋律优美的文革歌曲。如《毛主席的话儿记在心坎里》、《毛主席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大海航行靠舵手》以及八大样板戏中的一些经典片段、歌舞剧《东方红》中的优美歌曲等,至今仍被人们传唱。
20世纪80年代流行歌曲的复兴: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伴随着改革开放,被长期压抑的抒隋歌曲、爱情歌曲开始复兴,1980年评选出的“十五首抒情歌曲”标志着当时中国流行歌曲开始大大增强抒清性,歌曲的题材也开始拓展。这一时期的代表歌曲有《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太阳岛上》、《小草》、《再见吧妈妈》、《那就是我》、《大海,故乡》《乡恋》等等,这些歌曲贴近生活,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讲究旋律的优美流畅,到处洋溢着幸福、快乐和舒心的气氛。随着海外家电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内地,录音机和磁带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港台流行歌曲,这种新的音乐文化给中国内地的人们带来了音乐消费观念及方式的重大改变。这一时期邓丽君的歌曲中所表现的普通人的丰富情感则表现出了理解与共鸣,像《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夜来香》《在水一方》等蕴含古典风味与现代人情感于一体的抒情歌曲给大众带来的审美享受。同时台湾校园歌曲的涌入,由于它清新自然的风格和与政治无关的内容而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如《童年》、01-婆的澎湖湾》,《橄榄树》,《乡间的小路》、《踏浪》、《踏着夕阳归去》等,这些带有民歌风味的歌曲风格清新自然,作词蕴含田园意趣,其内容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大自然的歌颂与回归,给当时大陆青年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一下子吹进了他们的心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曲《让世界充满爱》宣告了中国当代流行歌曲创作崛起,显示了大陆流行音乐创作的强大实力。80年代后期,“西北风”的狂热,彻底摆脱了港台的歌风,以巨大的冲击力震撼着歌坛,。为中国流行歌曲的民族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520世纪90年代后风格多样的流行歌曲新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转型,市场经济的繁荣带动了中国流行歌曲的繁荣,在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形成大陆流行歌曲发展的第二个高潮,同时也反映出社会转型期中国大众面对现代化进程时的价值失落和生活选择。大陆流行歌曲逐渐朝多元化发展,呈现出港台歌曲、大陆原创城市民谣、校园民谣、摇滚乐、新古典主义歌曲等等并存的局面。流行歌曲日益成为中国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世俗化、个人化、娱乐化倾向是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流行歌曲的显著特征。以1997年香港回归为分期,大陆流行歌曲发展与香港汇合,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流行音乐加快了走向国际化的进程,并逐渐抛弃了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传统而向国际强势流行文化趋进,呈现出纷繁芜杂的发展局面。而大陆原创歌曲也在逐步摆脱模仿港台歌曲的路子而在审美性和艺术性上都有所成就,同时也在表现个体情感体验上达到前所未有的丰富,显示出人们在世纪交替时的焦灼与浮躁、空虚与失落。新世纪网络歌曲的崛起显示出民间力量对大众传媒强势的挑战,成为中国流行歌曲的新生力量。这十五年间流行歌曲潮流众多,大陆歌坛新人辈出,不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线索明朗,多线交织、多元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后流行歌曲的必然趋势。     二、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总体特征:通过对中国流行歌曲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流行歌曲歌词的一些总体特征。    1、通俗性流行歌曲为什么会流行起来,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在今天看来除去媒体传播技术的发达以外,我们应该看到,流行歌曲反映普通大众的情感、贴近大众生活,这也是流行歌曲歌词的生命力所在。其次流行歌曲通俗易懂,语言力求自然化和口语化,以简短的形式表现个人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流行歌曲作为商业社会的一种娱乐文化,有着浓重的商业色彩,流行风格的模仿与僵化、商业利润的追逐必然导致流行歌曲的“媚俗",歌词创作鱼龙混杂。
2、音乐性流行歌曲是一种音乐样式,歌词首先是作为一种听觉艺术走近大众的。因此歌曲音乐旋律对歌词写作有很多限制,歌曲音乐的篇幅、旋律、节奏对歌词写作的篇幅、结构、韵脚都有一定限制。这也是好的歌词比较难写的原因,既要考虑流行性f也要考虑音乐性。    3、文学性歌词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创作,因此流行歌词同时也是一种可以离谱欣赏的视觉艺术。因此对于文学性的追求是优秀词作家的重要追求,“没有哪一首有生命力的经典歌曲,其词作不显出艺术表现上的精妙"(陈煜斓2004:95)。歌词与其他文学体裁不同,歌首先它是被唱的,而不是被读或被看,歌词创作与其它文学创作在内容题材、语言运用、表现方式等各方面有着较明显的差异。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使用特点“任何为了一定的目的运用语言的交际行为都是一种修辞行为。”(张斌主编2004)流行歌曲也不例外,修辞不仅表现在它词句的层面,作品的层面,更是贯穿流行歌曲的整个过程。流行歌曲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手段。修辞是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有效手段,是协调入际关系、沟通感隋的活动,还是一种语言的美学设计与艺术运用。这些都与歌词艺术的真、善、美的要求不谋而合,只有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段,歌词艺术才能深深把握住每一位听众的心
三、语音修辞语音修辞是指运用语音手段达到一定语音效果或目的的修辞格。歌词作为一种韵文体,其区别于散文体的特点是:追求语音的音乐美,汉语的古今韵文都十分讲究在每句或隔句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进行押韵。1、押韵成为普遍现象    在流行歌曲歌词中常常对句层用字加以调整,使其自然入韵,就能够增加表达旋律的和谐与舒展,收到理想的语音效果。
(1):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伏雁飞过菊花香满楼。”(《中华民谣》)
(2)“终于你找到个方式分出了胜列输赢的代价是彼此粉身碎骨/夕f、表健康的你心里伤痕无数/顽强的我是这场战役的俘虏/就这样被你征服/喝下你藏好的主/你如果经过我的坟墓/你可以双手合十为我祝福……”(《征服》)     (3)“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从头再来》)   (4)“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你知道我会用行动表示/承诺一辈子/f寸出了坚持绗动永远不太迟。”(《爱就一个字》)   (5)“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暖暖的眼泪跟寒雨混成一块瑁艮前的色彩忽然被掩盖/你的影子无情在身边徘徊/你就像一个刽子手把我出卖/我的心彷佛被刺刀狠狠地宰/悬崖上的爱/谁会愿意接受最痛的意外……"(《冰雨》)
(6)“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这里的表演很精彩/请不要假装不理不睬。”(《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7)“只要你过的比我好/过的比我好厂什么事都难不倒/一直到老。"(《只要你过的比我好》)     以上的歌词音节调配得当,注意押韵,平仄协调、节拍有致,在歌曲中造成前呼后应的音韵和谐状态。即使不听它们的旋律,仅仅看看歌词,也会觉得读起来很顺口,听着悦耳,同样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2、叠音词大量使用    在流行歌曲语音修辞中另一个常用的手段是叠音,是指音节重叠的词语。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音节重叠构成的叠音形式,以音节的重叠萦回造成镶复的音响效果,从而加强了描绘效果。在流行歌曲歌词中巧妙使用叠音词语,会使歌词描绘更加生动形象,会收到比较理想的修辞效果,会增加音乐美感。    (8)“小河弯弯向南流……月儿弯弯夜色深深……沧海茫茫……”(《东方之珠》)    (9)“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你容颜的转变。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流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恋曲1990))) (10)‘‘情深深,雨蒙蒙,多少楼台烟雨中。班‘往事一幕幕,伤心一幕幕。"(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插曲)
(11)“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日本歌曲《北国之春》)
(12)“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隋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
“弯弯”的反复使用,非常传神地突出了事物的形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的热爱和眷恋;‘L‘幕幕’的反复使用,仿佛叙述人把听众也带进了不堪回首的往事中:‘辱亭”、“悠悠’则在视觉上营造无限美感,表现北国春天的诤隋画意;“说谠’、“谈淡’让人倍感亲切,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重叠词是两个相同的语素重叠而成的词,属合成词。在流行歌曲中也很常见,以单纯的AA式居多,如:“重重、缕缕、偷偷、好好、久久、渐渐、香香、慢厦、默默、甜甜……”。ABB式和AABB式也运用得不少,
(13)“久别的人盼重逢,重逢就怕日匆匆,一次次离别,一次次重逢"(《久别的人》)
(14)“孤单单孤零零冷清清,我是一片坠落何处的叶子,就象是你对待我从不够”(《孤叶》)
(15)“我会让这幸福感觉,不存在时间界限,甜甜蜜蜜直到永远”(《雪花》)
(16)“用我心声哼的歌,和良朋痛饮的酒,哭哭笑笑最珍惜的却是伤?’(《珍惜的珍惜》)
(17)“长的心情短的命,长长短短谁也说不清,遥遥的梦想远远的人,遥遥远远我们的笑脸’(《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从古至今,重视并善于彰显汉语音乐美已成为汉语的文化传统,叠词因为音节的重复叠加,语感上音节得以重复强化伸张了节奏,强化了韵律美,给听众更深刻悠长的内心感受。不同的重叠形式表现了汉语不同的快慢节奏,犹如音乐节奏上多彩的表现形式。因此不管我们是默读还是诵读主要形式叠音词,都会觉得朗朗上口,其内在的韵律都会在耳边萦绕,给我f门一种较强的声音韵律美的享受。同样,叠词运用在流行歌曲歌词当中,使本身就具有音乐美的歌词,再加上优美的旋律后更加能带给听众非常美好而深刻的内心体验。   (18)“圆圆的圆圆的月亮的脸偏扁的扁扁的岁月的书签/甜甜的甜甜的你的笑j聊是不是到了分手的时候’’(《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19)“看蓝蓝的天空下绵绵的白雪傍在你脸上/爱在巴黎的塞纳河畔上面眺望赶不上的玻璃船。……"(《我喜欢》)   (20)“幕缓缓地降了/人渐渐地散了/千百个掌声在空荡里回响”(《谢幕曲》)   (21)“圆圆的月亮/干肖悄爬上来/蓝蓝的梦幻/轻轻升起来/远方的人儿她会不会走过来^心里的话儿俄想要说出村蓝蓝的夜蓝蓝的梦/请你从我的梦中走出来/蓝蓝的夜蓝蓝的梦,……’’(《蓝蓝的天蓝蓝的梦》)   (22)“谁说两地缱倦最是扰人心田/谁说人海沉浮难有恒久情缘/不管分分合合也许聚聚散散/只求平平安安携手游人间”(《携手游人间》)   (23)“我有花一朵/种在我心中/含苞待放意幽幽朝朝与暮暮/我切切地等候/有心的人来入梦”(《女人花》)   (24)“当闭上眼睛把你沉到了心底/才发现聚聚散散原来是场奇迹/你看这平淡故事里总有分分离离断断续续却又欢欢喜喜/曾约定生生世世与你面对风N/只因那对对错错相伴在每个朝朝夕夕’’(《奇迹》)“圆圆的”、“扁扁的’’、“甜甜的"、“蓝蓝的"、“绵绵的"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事物的特征。“缓缓“、“渐渐"表现了作者对舞台的无限留恋。“幽幽”、“朝朝”、“暮暮”将深隋的爱恋和思念写得柔情似水,。“聚聚散数’、“分分离离”、“断断续绥’、“欢欢喜喜”、“生生世世’’、‘‘对对错锴’、‘嘲朝夕夕’系列的叠词连用,更是把人生悲欢离合的情缘写尽。
行歌曲作为一种生活艺术,是音乐界的一大亮点,也是一种大众文化,它抒发了个性化、个人化的感情,强调反映日常生活情趣,追求主动参与性、交流性,简单易唱、娱乐性强,强‘调关注和反映社会平民化生活,拉近了音乐与人的距离,使音乐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可以说流行歌曲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流行歌曲的歌词研究是真正实现流行歌曲在当代文化生活中普遍性和影响力非常重要的内容。笔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流行歌曲歌词的语法、修辞和文化功能进行了探讨,立足当代流行歌曲歌词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了诸多现象,探究产生问题的内在原因,提出了若干使流行歌曲歌词变成规范的语言文字,反应积极的内容,引导人民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能够为人民群众接受,丰富人民群众的语言文字生活的对策。在研究中,笔者坚持了从问题出发,力图实现音乐和文学的结合、语言和文化的结合,将流行歌曲歌词的研究不仅仅视为艺术问题,还视为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新问题,实现其对广大受众在语言和思想方面的广泛影响力。这也是笔者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当然,由于流行歌曲类型繁多,歌词产生的渠道多样,对不同年龄受众的影响形式也存在差异,因此,笔者把音乐和语言学结合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这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当代流行歌曲词的语言文化研究_开题报告......
上一篇:陶渊明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比较研究_.. 下一篇:一个荒诞的悲剧——从《沉沦》看..
点击查看关于 当代 流行歌曲 语言 文化研究 开题 报告 的相关范文题目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电气工程自动化原创范文  电子商务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范文  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学原创文章范文
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专业原创范文
信息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范文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范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文章范文


范文同学网提供文档范文,原创文章范文,网站永久域名www.lunwentongxue.com ,lunwentongxue-范文同学网拼音首字母组合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4 范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