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范文同学网


自动化 模具 机械 电子 通信 动画 英语范文 工程管理 金融范文 旅游管理 工业工程 生物工程 给排水范文 西门子PLC 历史学 三菱PLC
单片机 财务 会计 法律 行政 物理 物流范文 电子商务 制药工程 包装工程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 汉语言范文 欧姆龙PLC 电压表 松下PLC
计算机 化工 数电 工商 食品 德语 国贸范文 人力资源 教育管理 交通工程 市场营销 印刷工程 机电一体化 数控范文 变电站 文化产业

  • 网站首页|
  • 文档范文|
  • 人工降重|
  • 职称文章发表|
  • 合作期刊|
  • 范文下载|
  • 计算机范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范文|
  • 原创范文|
  • 开题报告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范文同学网 -> 开题报告 -> 法律范文开题
·电气自动化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国际经济贸易原创文章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农业推广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商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法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汉语言文学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动物医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心理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物流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小学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财务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原创范文
·室内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眼视光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材料工程管理原创范文
·工业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航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模具设计与制造原创范文
·汽车检测与维修原创范文
·数控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汽车技术服务原创文章范文
·光机电应用技术原创范文
·机电一体化原创文章范文
·印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漫设计与制作原创范文
·软件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广告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应用电子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原创范文
·机械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酒店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质量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通信工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护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原创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法律法学专业原创文档范文   现成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法律法学专业文档范文

预防重新犯罪研究_开题报告

Ktbg7502 预防重新犯罪研究_开题报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社会结构深刻变化,重新犯罪案件呈现出不可逆转的上升趋势,重新犯罪率也逐节攀升。重新犯罪是犯罪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重新犯罪率的高低,是社会治安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犯罪学研究表明:在社会犯罪的构成中,初犯、偶犯与累犯、惯犯..
预防重新犯罪研究_开题报告 Ktbg7502  预防重新犯罪研究_开题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社会结构深刻变化,重新犯罪案件呈现出不可逆转的上升趋势,重新犯罪率也逐节攀升。重新犯罪是犯罪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重新犯罪率的高低,是社会治安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犯罪学研究表明:在社会犯罪的构成中,初犯、偶犯与累犯、惯犯之间的比重变化,预示着社会治安状况的好坏及其发展趋势。当社会治安不稳,社会犯罪急剧上升的时候,初犯、偶犯的比重上升,累惯犯的比重会相对下降;反之,当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犯罪减少或平稳发展的时候,初犯、偶犯的比重会下降,而累、惯犯的比重可能会上升。而在重新犯罪数量上,重新犯罪越多,意味着社会治安状况越差。此两种变化都反映着重新犯罪诱因的增减与社会控制力的强弱变化。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预防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学者对于重新犯罪原因的分析
中国的犯罪学者通过科学研究,提出有关我国重新犯罪的社会原因的新学说和新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种。
(1)矛盾冲突论。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矛盾,每个人生活在矛盾之中。由于道德水平、思想修养、法制观念、文化知识等个人素质的不同,有的人可以将矛盾化解,有的人则易将矛盾激化, 形成激烈的社会冲突, 并导致重新犯罪的发生。罪犯在出狱后无法适应与入狱前完全不同的社会,也不能追上高速发展的社会,使其难以生存,并且罪犯们有着不良的社会交往,刑满释放的人员之间有着某种共鸣,如社会的歧视、家庭的冷落,自身的自卑和茫然,从而共同产生更强烈的反社会情绪和扭曲的犯罪意识。一些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淡薄,并且对出狱人歧视、孤立和排斥,给出狱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影响其学习、就业和生活。不仅是社会的压力,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有的罪犯在被判刑后,可能会遭遇爱人离婚、亲友嘲讽的困境,出狱后也会和邻里家庭相处不睦,有时婚姻基础不牢靠,家庭关系出现危机。出狱人在出狱初期是重新犯罪可能最大的时期,出狱人出狱后不适应社会,没有工作,没有住房,经济无法支撑,衣食无着,家庭危机,社会歧视,这种情况下,即使是经过监狱的改造悔过自新的出狱人,也是有可能犯罪的。
(2) 社会控制功能弱化论。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秩序是社会控制的结果。社会的控制系统分为内控制和外控制。内控制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是指人们对于外界引诱的承受能力,对各种矛盾、纠纷的处理能力,包括心理素质、意志品质、思想信仰等。外控制是指社会、国家、社区、家庭和其他社会群体对自己成员的约束力,以及促使自己的成员接受和遵守公认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能力。如果内外两个方面的控制系统功能弱化,社会就会发生动荡,引发各种重新犯罪行为和重新犯罪现象。因为人生来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这种本能在重新犯罪人身上表现尤其突出。一个人的利欲心越强烈,恐惧感越小,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一个人利欲心越小,恐惧感越大,越不容易走向重新犯罪。这种利害的权衡过程,受到社会控制系统的制约,如果社会控制系统弱化,人的趋利避害本能就会增长,重新犯罪行为就会增多。
(3) 综合动因论。这是我国许多犯罪学者对重新犯罪原因所持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重新犯罪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重新犯罪原因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变量的错综复杂的动态原因系统,其中既有政治、 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因素,又有生理、心理和行为的个体因素;既有根源、原因,又有条件和相关因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 既有直接因素,又有间接因素;而且各种因素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 各种因素的作用的大小、强弱、途径和过程等,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运动和发展的总规模、总态势的影响和制约,从而使重新犯罪原因有着极为广阔的活动背景和非常隐蔽的复杂的内部机制。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重新犯罪原因主要是四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四类因素就是人格缺陷、不良需要、社会环境和行为环境。 人格缺陷是重新犯罪的主观原因,不良需要是重新犯罪人实施重新犯罪行为的原始动力和目的,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是人格缺陷和重新犯罪人不良需要形成的渊源,行为环境是重新犯罪人实施重新犯罪行为的条件。
也有学者认为,仅仅把重新犯罪原因归结为各个具体的因素不行,还必须加上社会的因素,提出所谓四维结构重新犯罪原因加重新犯罪场的重新犯罪原因论。

(二)国外学者对重新犯罪原因的研究
1、重新犯罪的自然因素
对重新犯罪的生理原因的研究始自意大利龙勃罗梭的“返祖” 现象说。后来,美国不同时期的犯罪学家进一步对各种与重新犯罪有关的生理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有遗传因素与重新犯罪、身体构造与重新犯罪、人体生物化学因素与重新犯罪、神经生理因素与重新犯罪、 基因与重新犯罪等。
自然因素对经济状况的影响很大,而经济因素又是影响一个人重新犯罪的原因之一。自然状况的恶劣可能导致贫穷,贫穷就有可能导致人在某些方面的冲动,比如重新犯罪。罪犯在出狱后,若生活在自然环境差并且贫穷的地方,那么贫穷就会为其重新犯罪提供土壤。自然因素直接作用于个人,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季节对重新犯罪的变化就具有明显的影响。菲利指出:“自然环境通过神经系统对我们的身体运用有很大影响。”罪犯在温暖的月份重新犯罪比在冬日里多很多。炎热的季节容易使人感到焦躁,情绪的控制也有所下降,容易冲动行事,因此,更容易重新犯罪。
2、重新犯罪的心理原因
对重新犯罪与心理因素关系的研究很多,在美国影响最大的有心理分析学派、行为学派和心理生物学派。心理分析学派认为重新犯罪与人的心理或人格结构不正常有关,当本能在人格中占主导地位时,行为人就可能从事重新犯罪或其他轻微的反社会行为。行为理论提出的学习理论认为,重新犯罪行为,尤其是暴力行为是通过行为模式化这样一个过程学习来的。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学习有三个途径: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 周围环境的影响,大众传媒的影响。总之,学习理论否认重新犯罪是心理或心理气质异常的产物。心理生物学派通常认为,罪犯,特别是暴力罪犯是心理变态者,他们攻击性、危险性和反社会性的特征很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假思考而且对他人漠不关心,因而容易发生各种反社会行为。而心理变态与人的自主神经系统失调有关,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与情感有关的身体活动,并且可以通过心率、 血压、 呼吸、 肌肉张力、瞳孔大小及皮肤电阻等来进行测定。
3、重新犯罪的社会原因
绝大多数犯罪学家都注重从社会方面探寻重新犯罪的原因。他们认为,任何生理基础都只有在某种社会因素作用于它时才能起作用。某些异常的生理因素只是与某些个别的重新犯罪行为有关,对于重新犯罪现象整体状况的存在与变化影响不大。重新犯罪心理因素也离不开社会因素,犯罪心理学的解释不过是用折射到人脑中的社会因素来解释重新犯罪。美国对重新犯罪社会原因的研究主要有社会结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冲突三个方面,它们分别形成了不同的犯罪社会学理论。
二、范文提纲
一、重新犯罪概述
(一)重新犯罪的概念
(二)重新犯罪的构成要件 
( 三)重新犯罪的特征
我国重新犯罪的现状
 (一)我国重新犯罪现状概述
当前我国重新犯罪特点
 三、重新犯罪的原因
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
 四、预防重新犯罪的对策分析
建立完善的预防重新犯罪法律体系
建议修改刑罚制度,将无期变为真正的“终身监禁”
发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就业安置模式 
组织专门机构,对出狱人进行保护
学习西方社区矫正经验 
充分发挥家庭的功能 
设立附条件的前科消灭制度 
加强监管改造工作,提高改造质量 
  五、结语

三、参考文献
[1] 殷尧.重新犯罪的心理归因分析及其心理预防[J].中州大学学报,2004,21(3): 41.
[2] 齐晓伶、王承斌.重新犯罪防止措施研究[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35.
[3] 杨铁英、杨安、马青春.重新犯罪问题研究—主要从刑罚相关角度分析[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28(5):58.
[4] 高小勇.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实证研究[J].人民检察,2008(3):47.
[5] 郑祥.重新犯罪控制问题的再思考[J].云南警官学院报,2008(5):78.
[6] 马新声.令人深思的“二进宫”犯罪现象[J].人民公安,2006(4):25.
[7] (意)恩里科·菲利.实证派犯罪学[M].郭建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39.
[8] (意)恩里科·菲利.犯罪社会学[M].郭建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09.
[9] 张甘妹.刑事政策[M].台湾:三民书局,1979:6.
[10] 刘玲玲、王嘉.略论重新犯罪原因[J].前言,2005(6):104.
[11] 丁金城.重新犯罪问题研究[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1):71.
[12] 荣晓红.对再次犯罪刑事政策的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2007,20(2):47.
[13]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34.
[14] 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11.
[15] 王志强.关于设立<预防重新犯罪法>的思考[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21.
[16] 毛淑玲、刘金鹏.刑满释放人员社会安置论略[J].辽宁警专学报,2008(1):91.
[17](德)京特·凯泽.欧、美、日监狱制度比较[M].刘瑞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37.
[18] 刘武俊.加拿大社区矫正制度巡礼[J].中国司法,2008(9):102.
[19] 马克昌.刑法学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648.
[20] 许章润.犯罪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44.


预防重新犯罪研究_开题报告......
上一篇:拐卖儿童犯罪典型案例的犯罪学分.. 下一篇:贩卖妇女儿童犯罪问题初探_开题报..
点击查看关于 预防 重新 犯罪 研究 开题 报告 的相关范文题目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电气工程自动化原创范文  电子商务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范文  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学原创文章范文
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专业原创范文
信息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范文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范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文章范文


范文同学网提供文档范文,原创文章范文,网站永久域名www.lunwentongxue.com ,lunwentongxue-范文同学网拼音首字母组合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4 范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