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结构单一,很多衍生产品市场还没开始发展;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只能以现货交易,且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容易出现单边上涨或者单边下跌的不平衡市,在对冲基金股票指数期货尚未推出、缺乏避险工具的情况下,保险资金若想赢利,必然得不断做多,最终资金推动带来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泡沫必然得由单边下跌来承担,保险资金特别是人寿保险资金和养老保险资金是无法承担如此之大的风险的。
3.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质量不高,投资价值较低,所以很难保证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后会得到较高的收益率;再则证券市场表现为政策市,系统风险较大,保险资金大举进入有可能遭遇系统风险带来巨大的损失。
4.各保险机构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操作并不熟悉,缺乏投资运营保险资金的人才,很难保证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票市场,从而获得较高收益率。
五、我国现阶段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的建议
(一)我国现阶段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的建议
1.创造有利的保险发展环境,提高保险的发展水平。
我国商业保险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和世界先进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完善商业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为商业保险的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保险行业组织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保险宣传,提高我国居民总体的保险意识。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鼓励保险组织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一是要加强法制建设,对涉及社会公共服务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领域,在现有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要通过政府规章,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工作,为保险业发挥社会保障功能、创新产品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二是利用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引导保险发挥社会保障功能,可以考虑建立由国务院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由国家统筹规划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相结合的方式,调动保险公司积极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2.优化我国保险的业务结构,协调各类险种的发展。
在提高保险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应该优化保险业务的发展结构,协调各类险种的发展。针对上文论述的我国商业保险四大业务发展的不协调性,其中人寿保险的比重过大,健康险和意外险所占比重很小仅为 6.5%和2.7%。健康险和意外险比例低下的原因是因为这两类险种起步较晚,盈利空间较小。因此,商业保险公司应该加大健康险和生育险产品的开发和业务倾斜,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业务扶持措施,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扩大意外险和健康险业务投入,推动保险保障功能的全面发挥,避免保障结构失调。针对我国的社会保险业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养老保险的比重过大、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所占的比例很小,社保基金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投入,促进社会保险结构的优化。
3.提高保险的理赔效率,发挥保障功能。
冗长的理赔程序和低下的保险理赔效率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给个体和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最终不利于保险保障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提高保险的理赔效率,促进保险保障功能的发挥。具体而言,提高保险的理赔效率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只有明确的权责制度才能保证不出现理赔纠纷,从而确保理赔过程顺利进行。其次,需要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理赔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又要简化理赔程序。再次,只有明确的责任制才能够保证业务办理的顺利开展,提高办事效率。
4.加快保险人才培养,完善人才结构。
培育保险人才,特别是高精尖人才对我国保险事业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这最终会促进保险体系的完善和保险保障功能的充分发挥。具体来说人才的培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保险公司应加强自身员工的保险知识教育和培训。对在岗人员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还可以普及社会保险知识。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我国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要重视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保险人才培养,加强对保险学科的建设,促进高素质的保险人才培养,为我国保险事业提供充足的后备人才资源。尤其是要推动完善和改进保险业的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体系,加强高等院校与保险企业之间的联系。最后,保险企业自身应该完善内部员工的激励机制,通过给予产品设计者物质激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合理地协调各种岗位职工的比例,优化职工结构。
5.协调城乡社会保险发展水平,推动保障功能的全面覆盖。
首先,加大社保基金对农村地区的保障倾斜,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险体系。我国目前社保基金对农村的投入占比很低,因此将资金适量的倾向农村地区有利于农村保障体系的建设。其次,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同时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农村是我国经济的弱势地区,其发展需要国家财政的扶持,发展社会保险事业也不例外,需要相应的财政支持。因此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应予以倾斜,逐步建立完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建立以个人账户为主、统筹调剂账户为辅,统筹核算政府补贴资金的模式,确保养老金领取标准不低于当地当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逐步提高农保保障水平,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使参保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农村养老保险的好处和国家政策的优惠,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促进城乡保障体系的协调发展。最后,完善我国农村目前的新型医疗合作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我国农村保障水平的提高和保障体系的建设有着很大的意义,但该保险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同时,借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成功经验,可以相应地推出其他保险业务,促进农村社会保险的发展水平,推动城乡社会保险保障功能的协调发挥。
(二)我国现阶段充分发挥保险的融资功能的建议
1.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风险是很大的,现阶段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贸然地投入太多资金将面临很大的风险。保险最基本的功能是社会保障,因此承受不起太多的风险,保险资金应用应把风险控制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地总结经验,循序渐进地将保险资金投入资本市场。
2.建立健全避险机制和对冲机制,开发衍生产品与风险对冲工具,使投资风险得以规避;大力开发证券市场的投资品种,防止品种单一所带来的投资风险;适时地推出期货交易和引入证券市场的做空机制,避免由于不平衡市带来的单方遭受重大损失。
3.进入资本市场的保险资金的安全保证在于作为微观主题的上市公司本身的绩效,在于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完善,因此培养更多的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高质量上市公司将为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对风险的控制是重中之重: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形成合力,防范风险;保险监管部门要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加强资产与负债匹配监管,及时评价资金运用风险,动态监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严格控制风险。
4.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行为规范,使保险资金运作有章可循,防止投机行为的发生,避免保险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培养投资运营保险资金的人才,保证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票市场,从而获得较高收益率。
总之,目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仍存在着量和质的问题,保险的总体保障功能还较弱,融资功能也未得到充分发挥。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出台的投资新政及一系列更加完善保险体系措施的实施,保险的保障功能和融资功能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我国的保险业也将会得到更加健康良好的发展,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金文,邓超,王健康,周灿.保险经济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75.
[2]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0.
[3]王竹,陈鹏军.浅议保险三功能论[J].经济研究导刊,2010,(6):16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