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要注重绩效沟通的步骤。首先是要强调辅导的目的和重要性,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开始指导,强调下属的想法对此次讨论的意义,描述一下将要讨论的具体内容以及为什么要讨论此项问题;其次是询问具体情况,利用此机会更多地收集到真实的情况,收集的情况越具体真实,指导也就越有效,可以用开放式问题来收集具体的信息,征求下属对此问题的认识及想法;三是商议期望达成的结果在确认事实的基础上开始商议期望达到的结果是什么,可能是下属需有更多的投入,改进沟通技能,或减少迟到等,确保这些理想的结果与完成计划的工作目标紧密相关,双方对最终想获得的结果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四是讨论可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理想结果取得一致认可的基础上,采用引导式的提问来达到目标,这是指导的最终关键,当有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开诚布公地讨论每种方法的利弊,尽量多地采用下属提出的方案,在此基础上讨论修改方案,确认双方都理解了将要采取的方法及步骤;五是设定下次讨论时间,在结束讨论之前指定一个下次讨论的时间,以让下属感觉到上级始终关注该方面的改进情况。
② 绩效信息的收集。绩效辅导阶段,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保持绩效沟通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为下一阶段公正的评价被考核者绩效水平提供依据。
第一是以体现被考核者绩效为核心,确保绩效考核有理有据。为了避免在考核时出现员工对上级的考核结果产生不满而中层管理人员却缺乏有说服力的真凭实据的情况,考核者应当注意收集能够反映被考核者绩效优秀或较差的事实依据,而且这些事实依据或数据必须与目标和计划密切相关,是对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共同找到问题或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帮助的事实记录。并以此作为考核的事实依据,确保绩效考核有理有据、公平公正。
第二是以提升被考核者绩效为目的,改进员工绩效表现。通过事实、数据的收集,考核者能随时掌握被考核者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及工作表现。但是数据收集和记录绝不是给被考核者记黑账,而是要以被考核者绩效的提升为目的。因此考核者在对被考核者出现的失误或绩效差的事实进行记录的同时,应当及时向其指出,并且帮助其及时改正;在进行绩效沟通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事实向员工说明其目前的差距和改进、提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卫星.《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王萍.《考核与绩效管理》[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5]阿吉斯.《绩效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6]姚裕群,文跃然.《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案例精选》[M].2009年
[7]Robert L,Mathis & John H. Jackson,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1999
[8][美]亚瑟•小舍曼,乔治•勃兰德,斯科特•斯耐尔著.张文贤主译.《人力资源管理(第11版)》[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彭剑锋主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美]沃尔里奇.《人力资源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
[12]金波主编.《职业经理目标管理能力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王礼平编著.《如何进行目标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陈照明著.《实用目标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纲目编著.《有效的目标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年
[16]王忠宗主编.《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
[17]李俪.与企业战略、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激励机制有机结合的绩效评估系统[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18]谈琤.基于目标管理的DH公司绩效管理系统[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4
[19]伍献师.JXHG厂目标管理模式研究[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20]凌涛.量体裁衣项目目标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21]贺方斌.大型石化企业目标管理改进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22]田晶.DFJ公司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23]于勇.基于目标管理的基层烟草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3
[24] 陈泓任,李其原.基于目标管理的保险电销中心TSR绩效考核研究——以T电销中心为例[J].自贡: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25] 陈敏.提高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J].北京: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
[26] 刁欣艳.企业导入绩效管理的误区及对策[J].北京:中国电力教育,2010(增刊)
[27] 方振邦,鲍春雷.绩效管理工具的发展演变[J].沈阳:理论界,2010(04)
[28] 韩冰.绩效管理的发展与应用[J].哈尔滨:现代经济信息,2013(17)
[29] 何新新.绩效考核中目标管理的导入[J].北京: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07)
[30] 梁迪清.基于目标管理的R&D人员绩效管理体系构建[J].石家庄: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06)
[31] 李成良,方贤满,王太平.以集团战略为导向的预算目标与绩效管理的实践和探索[J].北京:企业管理,2012(增刊)
[32] 孙友谊.创新绩效管理制度 加強基层队伍建设[J].北京: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05)
[33] 唐昕.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之实战研究[J].北京:现代商业,2009(02)
[34] 王琳琳.浅谈绩效管理的“两步走”实践[J].成都:经营管理者,2014(03
基于目标管理法的中国人寿保险安徽省分公司员工绩效管理(十)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