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体对企业的贡献度大,影响也大
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每一个职工,对企业稳定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很重要。大企业持续正常的运作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中小企业往往对个体的力量依赖性更大。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每个人的能动性,往往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也没有一个持续的、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也不利于中小企业对人力方面管理。
3.行业分布广,地域性强
中小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中,从手工作坊式的加工业到技术产业,包括一些不适合大规模资金运作的领域。所以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小企业往往活动范围不广,地域性强,尤其是人员的构成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时容易形成排外的企业氛围,不利于企业引进新的人才。有的企业位于中小城市、城镇,甚至偏僻的地方,很难吸引人才。
4.税收负担高,社会负担重
中国中小企业承担着高税收负担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从名义税负、宏观税负,还是实际税负来看,中国中小企业税负都偏重。中国名义税负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等。中国中小企业税收占销售收入的负担率为6.81%,高于全国各类企业6.65%的平均水平;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为4.9%,高于全国1.91%的平均水平。过重的税负不但增大了企业的负担,而且降低了企业的投资能力和竞争能力。
中小企业吸纳了80%的城镇就业人员。并且中小企业为中国的GDP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小企业总量已超过1000万家,其中有75%是新建立的。中小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的占比超过99%,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60%,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并且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如果中小企业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国保增长、保就业目标的实现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群体,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这一最有活力的群体能否茁壮地成长,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
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这也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资金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第一推动力,也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那么,眼下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如何看待融资?日前HCR(慧聪研究)通过对大量企业管理层进行调研(回收有效问卷3000份),充分了解企业对各种融资渠道、融资方式的态度与接受度,发现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有出以下几种表现:约70%的企业有扩大资本的需求;企业最关注的还是融资额度和利率的灵活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是目前主要的融资渠道;非银行金融机构更便捷,效率更高,但融资额度较低;联合体融资、IPO等是新兴的融资方式;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转型升级关键期,企业的发展战略进入多元化阶段时,为扩张企业规模,强化企业的竞争能力,必须要有正确的融资理念,不可盲目融资。
(一)资金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存在的灵魂,是企业实现自负盈亏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的物价水平持续大幅上涨,原材料成本费用也一直上涨,中小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长,再加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整体低迷,国内经济不景气,使得自有资金有限,向金融机构融资偏难的中小企业资金周转显得更为紧张,资金紧张使得企业生存受到很大的威胁,资金不到位使企业各方面进度受到影响,没有原材料生产不出商品,给工人发不出工资,给股东分不到红利,没有了资金的注入整个企业会出现大量的问题,以至于生存不下去。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然而融资难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直接原因是我国金融制度的不完善。利率的非市场化使银行倾向于将贷款发放给国有企业和大型基建项目。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的种种限制,如对小额贷款公司在融资上的限制、对民间资本成立金融机构的限制等等,使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供给严重缺乏。必须深化金融体系改革,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实现银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就是说,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建立与中小企业的需求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鼓励发展民营银行、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加快发展股权投资、信托基金、担保基金;建立政府引导式基金等,引导资本投入管理和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同时,达到鼓励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
俗话说“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资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持续推动力。企业能否获得稳定的资金 来源、及时足额筹集到生产要素组合所需要的资金,对经营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国内数千万中小微企业来说,没有资金,再好的项目也无法发展。中小企业贷款难,是近年来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而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则主要是因为金融领域贷款渠道有限,企业告借无门。银行嫌贫爱富,重大轻小,偏私向公。特别是民营企业资金基本靠自己积累,不利于企业发展,不利于企业抵抗风险。虽然国家为支持小型企业的发展,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降息,但此举并没有为缺乏资金的小微企业减轻太多负担,融资难仍是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
2011年12月8日召开的APEC中小企业峰会上,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指出,实体经济需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和顶天立地的大中型企业,从经济发展的后劲来讲,实体经济要提高竞争力,还要靠科技型的中小企业,这对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更新能力非常重要,因此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至关重要。
(二)我国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及特点
对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问题的探讨——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探讨(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