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当前形势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存在着比较复杂而且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差
1.我国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
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业主和企业的主要股东、合伙人向企业提供的借款、固定资产折旧、留成收益和外源融资渠道的银行贷款这几种方式。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资金实力、信誉保证、还款能力的局限往往限制了其外源融资,内源融资相对容易一些,且融资成本较低,因而内源融资应是构成中小企业筹集发展资金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具有初始资本投入不足的特征。企业创立时初始资本投入,主要取决于发起人的资本力量和所规划的事业规模。我国中小企业多为地方国有企业、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由于地方财力的分散性、乡镇财力的有限性、民营经济发展初期原始积累不足,都决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创办之初的资本投入是不足的。同时,由于中小企业风险很高,敢于投资的机构和个人很少,导致自有资金不足;另外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也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导致自我积累有限。而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小企业基本上是靠自身的积累而逐步发展壮大的。如浙江杭州某企业从事制冷自控元件、电制冷式中央空调主机和末端设备、热交换器、冷藏冷冻设备及压力容器等产品研发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近年来宏观经济偏紧的情况下,2010—2013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支出加大,自身经营绩效急剧下降,利润微薄,企业营业利润下降厉害,造成企业的自有资金严重不足。
2.财务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创业、成长阶段,未能形成一套科学的、制度化的管理体制,因而在财务管理上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缺乏严密的资金使用计划,资金周转速度较低;在债权债务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随意性较强;缺乏健全的内部资金制度,不具备大型企业那种内部资金调度的能力;不注重吸收外源投资,而将营运资金盲目地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重视利润而忽视现金流量的管理,消费过高而导致积累不够。这些问题导致了财务管理的乏力,进而加剧了企业融资的困难。同时,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内部控制不严格。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设置两套或者多套账簿,有的用于应付税务部门和国家各级检查部门,有的用于内部主要领导查阅,为了获得贷款编造假报表的现象也并不罕见。这样就使银行很难对其真实的资信状况进行考察。相对于在银行信贷市场上占据大部分份额的国有银行而言,大部分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都是新客户,可用的历史信息严重不足,加之缺乏独立、权威的资信评估机构,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
3.存在企业群体信用缺失的现象
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在经营出现困难后,不是在改变产品结构、加强经营管理、开辟市场上下功夫,而是想方设法拖欠贷款利息,这不仅给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而且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度。中小企业转制过程中出现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是当前信用环境恶化、道德风险上升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悬空、逃废银行的中小企业,成为银行压贷和退出的对策。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2012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仅有39%参加过资信评估,其80%以上的中小企业评级结果在BBB级(BBB级是银行信用等级的一种,最高级为AAA级,最低为C级)以下;30%以上的中小企业评级甚至在B级以下;更有61%的中小企业甚至没有参加过资信评估,没有任何的资信记录。而在中小企业贷款未批准的原因中,企业信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又是居于各类原因的首位,其中欠息、贷款逾期、逃废债、挪用贷款等占到了总数的23.6%之多。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破坏了正常的银企关系,严重挫伤了各类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的积极性,使众多中小企业陷入了资金短缺的困局之中。
(二)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
截至2012年底,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超过7374家,我国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微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担保机构在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与此同时,担保行业也暴露出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有效监管缺失、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内部管理松弛、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不强以及违法违规抽逃资本金、非法经营金融业务等问题。
当前,担保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从业务角度分析,担保机构存在“控制风险与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的矛盾,即过高地提高保费收入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而简单的依靠目前的保费收入和担保规模又很难实现快速发展;从外部环境看,面临政府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承担了一定的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功能;从内部环境看,存在法律法规尚不完整、普遍规模偏小、人才缺乏等问题。
(三)金融体系不健全
目前存在的银行体系状况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我国的银行体系:极少的大银行和无数的中小银行。我国金融发展中主要由四大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承担。另外,我国金融机构目前在运行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主要因为我国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是四大国有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往往国家的很多优惠政策是针对它们发展的,而一些新崛起的中小银行,由于相关政策支持不够,显得“势单力薄”、呼声不够,所以目前中小型银行很难支撑起一片天,中小银行的资金少,不足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措施
(一)切实提高中小企业总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