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新学员技能的培训方式和手段
1.企业培训目的和内容的创新
其包括培训策略的转变、培训重点的转向、培训对象的深入和培训内容的转化。培训方式途径创新出现了在职培训、脱产培训、企业外会议(工作年会、各类展览会、交易会、研讨会、技术标准会等)、基层锻炼、挂职锻炼、职务轮换、工作训练指导、模拟演习、研修讨论,以及电化教学、电视教学、网络培训等现代化方法、手段。培训开发主体系统创新培训开发主体指企业具有一定的培训需求和能力,并拥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在现实的企业培训开发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并成为企业培训开发的主体。就企业而言,对培训的要求如:保证培训的持续性、持续培训的全员性、持续培训的适应性、持续培训的超前性。培训过程的创新在当今时代,终身教育势在必行,与此相对应,“信息社会已经把所有的人都转变成终身学习者了”。在发达国家,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知识更新,已经开始将终身教育的思想付诸实施。培训目的和内容的创新以往的企业培训目的单一, 即为了使员工适应企业当前需要,适应机器,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但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时代, 当人力资源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战略性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最宝贵的资产, 以人为本成为企业管理的指导方针和理念时, 企业培训的目的也从企业利润、企业全体员工的利益、员工全面发展全方面考虑。
2.培训的观念创新
员工培训要走出俗套,取得理想效果。 企业必须转变员工培训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观念,把员工培训作为可以使企业长期获益的投资行为,其重要性比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设备投资更为重要。企业还应转变人才观念,积极为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各种培训服务。企业要正确引导员工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强化岗位技能的精益求精,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主动谋求不断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特别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媒体资源、电子图书馆作为学习的载体,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企业要树立科学的培训理念,提高对员工培训的重视度,这是建立任何一种培训体系的思想基础。作为企业管理者,在人才的管理、培养、使用和开发等方面一定要以人为本,力争做到人、事相宜,用合适的人才做合适的事,充分发挥其潜能。把知识、品德、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努力造就专家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激励制度
企业通过制定参加培训和培训合格后的待遇规定、规范各种继续教育制度、培训统计注册制度和奖励制度等,鼓励职工为争取各种切身利益而学习。涉及职工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培训目标的激励。约束与激励是对主体作用的辩证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约束是机制运行过程中的法制规定。训者的,是对受训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的制约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比如培训中的出勤规定、考核制度、培训结果影响待遇等。引入激励机制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限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许多员工并不能通过自觉、主动的学习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此应抓住员工追求自我实现的关键需求,把培训工作与索赔、升迁、轮岗等激励机制挂起钩来,不仅是重视培训的表现,而且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调动员工参与培训、提高素质的积极性。通过把培训工作与加薪、升迁、轮岗等激励机制挂起钩来,能有效地调动员工参与培训、提高素质的积极性。成功的企业激励机制,应从提高员工自信心开始,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对于企业来说,最具活力的是人的因素,是职工饱满的热情、高效的工作,积极创新的意识,令人振奋的工作效率。这些不仅是组织得以维持、发展的基础,更是任何蓬勃向上的企业所迫切需要的内在机制激励的同时必须有相应的法制约束,才能保证行为方向正确、过程规矩,使机制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培训的约束机制往往是针对受是对受训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的制约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比如培训中的出勤规定、考核制度、培训结果影响待遇等。引入激励机制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限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许多员工并不能通过自觉、主动的学习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此应抓住员工追求自我实现的关键需求,把培训工作与索赔、升迁、轮岗等激励机制挂起钩来,不仅是重视培训的表现,而且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调动员工参与培训、提高素质的积极性。通过把培训工作与加薪、升迁、轮岗等激励机制挂起钩来,能有效地调动员工参与培训、提高素质的积极性。成功的企业激励机制,应从提高员工自信心开始,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对于企业来说,最具活力的是人的因素,是职工饱满的热情、高效的工作,积极创新的意识,令人振奋的工作效率。这些不仅是组织得以维持、发展的基础,更是任何蓬勃向上的企业所迫切需要的内在机制。
(七)对培训效果进行及时的测定与反馈
对被调查对象的培训效果评估汇总,得到了其评估结果分布,对员工进行调查问卷的分析,如对调查对象认为其所参加的培训活动非常有效,调查对象认为培训活动有效,调查对象认为培训活动效果不太有效,员工认为培训活动无效。并在后面空出一部分的空间,以供员工对具体不满的意见的表达。进一步统计,认为企业所开展的培训活动比较有效的调查对象比例,而认为效果不显著和无效的调查对象比例,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和了解,分析具体的出现的问题,引起WST公司对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视,并且在培训实践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但是能够为员工所认可,并使员工从中受益的比例并不十分理想,进一步分析影响员工培训效果的各方面因素并提高培训效果对全面提高公司培训质量和绩效水平、实现企业长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五、结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R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有立足之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人员的培训与开发,即通过多种有效的培训方法是员工紧随企业发展需求,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使本身能够快速适应并最大效益的为企业创造利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要想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人正是一个企业最根本、最主要的竞争优势,企业在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中更应注意提高员工职务的胜任能力,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及其素质和发展,并不断强调员工有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中加强员工的主动能力。所以企业应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开发,不断的向员工熏陶企业的价值观,培训良好的行为规范,使企业能够有效利用人力资源,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增强员工与塑造合格的员工、传承企业文化、建设高绩效团队、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国新.论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J].中国期刊全文数据,2012,(3).
[2]邓玉林,张龙,奚红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78.
[3]袭宝仁.企业新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J].商业经济2009(08).
[4]李敏、于葵.《关于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10月22-89
[5王宇.工商管理培训的评估与反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
[6]国英.“企业员工培训新思路”[J].太原科技,2009年第10期.
[7]张黎青、杨瑞仙、张忠斌.基于心理契约的新员工入职培训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8,(11)
[8]杨丽.企业员工培训的理论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1.
[9] 欧阳洁.企业工商管理培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6-71.
[10] 颜秉姝.企业员工的培训和开发初探[J].科学之友,2012年02
[11] 欧琳.供电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大众商务,2009(103).
[12] 雷远芳.中小企业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13] 吴双宏.影响企业内部培训实施的负面因素及对策[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14] [美]雷蒙德.A.诺伊.雇员培训与开发(第三版)
企事业单位的培训的内容与方法2016(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