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视行业横向指标比较和企业内部纵向数据比较。
通过历史数据的纵向比较分析和与同行业的横向比较分析,观察企业偿债能力的变动趋势和在同行之间的相对水平及竞争能力。找到企业与外部差异和内部原因及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例如,ABC公司2002年至2004年年末资本结构如下表: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项目 金额 百分比 金额 百分比 金额 百分比
流动负债 200638.5 46 182539.5 33 337711.5 45
长期负债 50020.5 12 138382.5 25 107629.5 14
股东权益 183544.5 42 239824.5 42 310516.5 41
合计 434203.5 100 560746.5 100 755857.5 100
从中可以看出,ABC公司股东权益比率三年以来基本稳定,但绝对额却在逐渐增加,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比率此增彼减,绝对额也在逐渐增加。大致看来,ABC公司的资本结构趋于坚实,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减少。
(三)动态地全面地分析企业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的传统比率分析法主要是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出发,通过相关科目的比值来进行判断,实际上,仅仅如此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从更多的角度全面动态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如:分析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观察企业近几年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裕;分析现金周转速度,看现金利用效率如何。资产负债率作为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一般认为其值越低表明企业债务越少,自有资金越雄厚,财务状况越稳定,其偿债能力越强。其实,适当举债经营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些发展迅猛、势头强劲。前景广阔的企业在其能力范围内通过举债,取得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报酬率高的项目,从长远看对其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是十分有利的。相反,一些规模小、盈利能力差的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可能很低,但并不能说明其偿债能力强。因此,对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不光要看资产负债率,还要考察资产报酬率的大小。若其单位资产获利能力强,则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也是允许的。但并非所有的项目一经投资就会立即有回报,尤其是报酬率高同时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其获得的利润不能在当期得到反映,这便使资产报酬率也无法修正资产负债率所反映的情况。
(四)运用企业非财务资料分析。
例如为他人提供担保,这对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极为重要的信息,一旦遗漏,对企业的判断将有严重的偏差。还有社会或企业行业经济大环境对企业偿债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等等,也是我们在分析时要考虑的因素。
(五)通货膨胀时期,应将物价变动对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影响剔除。 在通货膨胀时期,因受物价波动影响,可能会高估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导致盲目乐观,所以必须将这一因素的影响剔除,客观实在地评价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总之,企业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分析是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二大核心指标,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偿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我们在分析评价一个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时,应全面、系统、动态去评价分析,找出隐藏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合理意见,提升企业其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引文注释:
(注1)张先治:《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58页。
(注2)荆新、刘兴云:《财务分析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版,第56页。
(注3) 刘德红:《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精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88页。
(注4)荆新、刘兴云:《财务分析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版,第92页。
(注5)荆新、刘兴云:《财务分析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版,第99页。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2、荆新、刘兴云:《财务分析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版。
3、卢雁影:《财务分析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4、刘德红:《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精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5、叶金良:《负债经营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6、孙茂竹:《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7、张新民、王秀丽:《解读财务报表--案例分析方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8、张美中:《透视财务报表—解读数字背后的奥秘》,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财务报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