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了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也开始了不断的改革。“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将由工业型经济逐步转变成服务型经济,由传统行业逐渐过渡为创新型经济,并最终形成消费性经济社会。社会转型的过程将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原先的架构会被打破,由于新的社会生态建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此,当原有的平衡打破后,矛盾将变得尖锐。与此同时,政府的执行和监督机制尚未能跟上改革的步伐,将导致行政成本的上升,办事效率的下降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将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反过来造成政府形象的恶化。
四、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政府形象能反映出一个政府的信誉和威信。政府的信誉能够表现出公职人员所柄有的价值导向,提升政府信誉,能够提升公职人员的凝聚力和政府的威望。良好的政府信誉能够在政府成员中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有利于激发职员的士气,提升职员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能激励社会各界克服各项问题。
当前网络资讯发达的时代,我国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内,政府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挑战,将会或多或少地对政府的形象造成影响。因此,为提高政府的信誉,激发公众的斗志,有必要努力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一)树立明确的政府形象
1.明确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同时,《宪法》第18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这决定了我们政府必须旗帜鲜明地明确“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建立高效廉明的政府
公众最能直观感知到的就是政府的工作效率是否高效,政府的作风是否廉明。作为与广大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政府,如不能做到高效廉明,则必定会被大众所唾弃。
建立高效廉明的政府,必定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探索持续推进,然而这必然会触发许多既得利益者的抵抗。因此必须有足够的魄力并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打击腐败。
上世纪中旬,香港政府腐败现象相当严重,差不多所有的公共机构服务人员都会索要贿赂。经过痛定思痛后,在1974年香港正式创设了廉政公署,颁布了《防止贿赂条例》等法律条文,对贪污腐败现象进行了沉重的打击。通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便是得香港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为清廉的政府之一。通过对他们成功的经验进行分析,最大可能地切断权力与经济的连带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对腐败绝不姑息,通过公开官员信息、导入公众与媒体的监督等措施,做到“逢贪必被抓”的力度,在社会上逐渐培养贪腐“零容忍”的意识,使得政府取信于民。与此同时,增加清廉者的发展空间,使他们更有动力服务于民。
3.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公信力是政府最为关键的政治资本,它不仅牵涉到政府的权威性和效力性,同时还影响到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政府作为诚信建设的主导者,具有模范及导向作用,因此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任重道远。
提升政府公信力,首先要清楚认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了解公众对政府的要求,摆正政府的姿态。其次,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应体现科学性和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同时在政策执行时要兼顾权威性和效力性,将各项政策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创造出应有的价值。再次需要将政府的理念和伦理制度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政府行政必须坚持公正原则,任何一项法律或政策,不管它多么管用,只要其不符合正义原则,就应该把它废弃。最后,政府手握公共权力,负责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因此必须保持工作的透明度,公平公开公正地处理日常事务。
提升政府公信力,归根到底是要做到政府能为民做主、为民谋利,能让人民满意,能经得起人民的问责。
4.提升公务员职业素养
公职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能反应出一个政府的工作质量。通过统一公职人员的思想,抓好公务员的行政能力的培训,加强公职人员与人民群众的互动与交流,努力做好传帮带教等方式来提升公务员的业务和管理水平。
(二)发挥网络优势
1.收集群众意见,及时响应群众需求
人民群众会基于自身的情况,提出各种各样合理或不合理的需求与意见,有效收集并甄别有利的意见和需求必定能使政府的施政更得民心。政府可通过在网络上针对某些社会热点、舆论等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问卷调查、开设民心桥栏目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的需求,再对采样的结果统计分析,剥离出问题的根源,适时相应群众的需求,必定能在人民群众中获取广泛认可,提升政府形象。
2.甄别网络舆论,有效控制网络舆情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处理不当,就会被炒作为热点话题,涉及政府部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网友的关注和炒作。不但如此,就连一些处理恰当的事件都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偷梁换柱来吸引眼球,形成网络舆情。因此,作为行政部门,必须对网络上的言论进行监控,对于热点问题进行关注。本着真诚、公开的态度直面广大网民,对于做的不好的地方实时改正并向公众交代,对于非法诋毁情况,及时控制及向公众解析。同时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舆论,确保网络的健康发展。
3.做好群众工作,缩短政府与群众距离
群众工作是指“宣传教育群众,尊重依靠群众,组织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动员群众参加党所领导的各项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就已经开始通过紧密的军民合作,依靠着“小米加步枪”成功地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积累,我们党总结出宝贵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经验,成为执好政的重要基础。
做好群众工作,首先需要摆正姿态,站在群众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以群众的立场作为我们的立场,这是由我们党是人民群众的先锋队决定的。其次,需要以保障人民福祉,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好事,做事实,为人民谋福利,维护民众的权利。再次,深入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需求与想法,带动他们的积极性。最后,需要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组织、引导他们谋发展。
4.及时公开危机处理情况,展现危机处理水平
政府在公共危机处理的各方面都应处于关键的主导地位,这是保证国家能够保持繁荣稳定的最重要因素。公共危机处理的能力直接影响政府的生存与发展。
(1)危机的控制
品牌或政府形象研究(四)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