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绩效管理可以节约管理者的时间成本
绩效管理可以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减少了员工之间因职责不明产生的误解,这样,管理者就不必介入过细的事务管理中,从而节约管理的时间成本。
5.绩效管理有利于确定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绩效管理,企业可以总结过去成功的因素以及决定其成功的核心能力具体有哪些、分析过去成功的核心因素是否有利于持续发展、重新审视未来成功的因素、做好培育新核心能力的准备;另外,制定评估计划和确定评估指标的过程是一个企业进行竞争力分析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企业对自身的核心能力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与优秀企业之间的差距,从而制定追赶策略。
(四)绩效管理的流程
绩效管理是一个闭式循环的动态系统,分为5个环节: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管理过程控制、绩效考核与评价、绩效反馈与面谈、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与绩效改进。其中,绩效计划作为绩效管理流程的第一环节,是整个绩效管理的起点,也是绩效管理实施的关键和基础,主要包含工作的绩效目标和各项目标的的指标体系,绩效目标计划的制定必须由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参与才有协作性的意义;制定绩效计划后就开始按计划开展工作,在整个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都需要管理者进行控制,不断地对员工进行指导和反馈,也就是进行持续的绩效沟通,以协助员工完成绩效目标,这就是绩效管理过程控制;绩效考核是按事先确定的绩效目标和衡量标准,对员工实际完成的绩效情况的总结与评价,包括工作结果考核和工作行为评估两个方面;绩效管理的过程还需要管理者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的交谈,让员工了解上司对自己的期望、了解自己的绩效、认识自己的短板所在,以便更主动的改进工作,这一环节是绩效反馈与面谈;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与绩效改进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员工的能力,还要保证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发展,绩效改进工作的成功与否,是绩效管理过程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五)常见的绩效管理方法
1.目标管理考核法
目标管理是由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最先提出的,他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2. 360度考核法
360度考核法,又称为全方位评估法,同其他考核方法一样,也是基于事先设定的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估,但360度考核法通过多方绩效信息的反馈、补充和比较,评价更准确,有以下三大优势:比较公平公正、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人事部门据此开展工作比较容易。采用360度考核来提取员工绩效信息,由于参与考核的主体较单一,考核主体更为复杂,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考核信息的质量。
3.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法
关键绩效指标(KPI)是基于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的系统考核体系。KPI的理论基础是二八法则,即一个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每个部门和每一位员工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抓住20%的关键,就抓住了主体。
关键绩效指标(KPI),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是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量、取样、计算和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一种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考核可以使各级主管明确各级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各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
4.平衡计分卡(BSC)考核法
平衡计分卡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卡普兰与复兴方案公司总裁大卫.诺顿共同提出的,它通过4个逻辑相关的角度及其相应的绩效指标,考察企业实现远景及战略目标的程度。这4个角度分别是: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和发展。平衡计分卡自1992年产生以来,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了绩效管理领域较为主流的思想和方法之一,企业要想成功实施平衡计分卡,首先要弄清楚企业自身的状况、平衡卡对企业内外环境的要求,需要做到:第一,使组织结构和职位分工标准化、清晰化;第二,积极鼓励和帮助各级员工之间的沟通;第三,强化企业对绩效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提高对绩效过程的控制;第四,企业高层管理者从意识到行动上都要体现对平衡卡的重视。
二、中小企业概述
对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探讨——以A公司为例(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