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邮政储蓄发生多起案件,从作案流程来看这些案件一是反映了当地市州局对安全管理的忽视,二是反映在整个安全管理上存在有较多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从“人”的角度来看,存在这些案件一是反应了我省邮政储蓄人员短缺;二是反应我省部分邮政储蓄网点对人员管理的忽视,其中对人员岗位相互制约制度不落实;三是各级人员无安全意识,履职不充分。要确保邮政金融业务快速、健康的发展,风险最低化,就需要我们加强人员管理,由被动接受资金案件的事后管理向建立法规监管、制度内控、屏显监控全方位的事前防范、事中全程动态监管和事后检查的体系,全面提高应急管理等级,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规范网点人员的管理,加强事前防范。
目前我省邮政网点的人员管理,除工资和人事管理在县局外,其他的事项全部是由支局长安排,导致网点人员都无法规范化管理,在人员上班、岗位互控方面随意安排,使得在岗位人员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明晰,岗位相互制约经常有漏洞。如近期在十堰市郧西县发生的携款潜逃的案件就有人员安排没有规范化、制度化的原因,导致金库值守出现漏洞;在咸宁市崇阳县发生的熊燕套取用户存款的案件也是有营业员可以随意要求换班,最后导致几个营业员之间相互勾结作案的可能。由此可见当前规范网点的人员管理是当务之急。
规范网点的人员管理除了银监部门规定的岗位轮换、行为排查和强制性休假等制度外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第一、要将网点的人员上班排班固定,要求网点将网点人员的排班情况固定,并且上报到县局的业务管理部门和稽查部门审批,由县局管理部门审核网点排班合理,确保网点在日常的营业中可以双人临柜,并实现网点营业岗位互相制约。
第二、网点人员休假要提前向支局长申请,并由支局长向县局管理部门上报。支局长应就此柜员休息时网点上班如何安排上报县局业务管理部门。对网点人员每月休假的情况汇总,并与人事工资制度结合管理。
第三、屏显监控每日对网点的人员实行检查,各级检查部门应将其纳入检查范围。我省目前有的地市实现了网点集中监控,并且我省在所有的县市都已经落实了专职的屏显监控人员。对网点人员的日常检查可以由屏显监控人员来实行。屏显人员可以在了解所辖内的所有网点的人员及人员在系统内的身份情况基础上,在每天核查网点的风险交易的同时,对网点每日上班人员的情况进行检查。而各级检查部门可以将网点的人员排班、上班情况纳入到网点的检查内容,并建立相应的处罚条例。
第四、提高支局长、综合柜员等网点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目前我省邮政储蓄由于在网点的业务发展上没有专业的营销人员,业务发展主要是依赖支局长,导致很多局在选择支局长人员上不重视支局长的业务能力,出现了很多支局长对自己的权限和责任不清楚,对系统不了解、对业务不熟悉的情况,而支局长又在网点日常业务操作中担负着重要的审核、授权责任。更有的网点将支局长的权限上收县局,支局长掌管综合柜员的权限,而综合柜员的权限是对网点系统的业务操作更细致的现场监管,要求对系统的熟悉程度更高,这样导致网点在智能令牌管理、特殊业务办理、三级权限落实和安全管理意识上常常出现漏洞或疏忽。所以邮政储蓄在目前也急需加强网点支局长和综合柜员的业务培训,严格考核,实行支局长的持证上岗制度。
第五、要加强网点人员的思想工作,定期开展提高网点人员的防范意识和资金安全管理意识的例行活动。网点人员涉及到每天的日常业务操作,需要受到业务操作规程的束缚。在长期的重复中极容易产生松懈。特别是在人员相互熟悉的情况下,特别容易产生只认人际关系,无视业务制度的情况。这点除了要求和严格的处罚措施结合起来防止之外,还需要各级管理人员重视网点人员的思想工作,对相关的业务制度和业务要求要求网点定期开展职工的学习活动,定期开展提高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学习活动,并建立相关制度的。
二、利用屏显监控系统、电子稽查系统和事后监督系统,提高事后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明确屏显监控的操作规程,建立对操作风险的事中监控和事后监督的体系。
整合资源,建立层次防控系统(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