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起,阿里巴巴将集团年收入的千分之三拨作公益基金。2017财年,阿里巴巴集团公益基金实现捐赠支出1.6亿元,国内外超过200万弱势群体直接受益。集团公益的特点是“最广泛的参与”,阿里巴巴公益事业的发展受益于自身业务的发展和资源的积累,把互联网技术与公益项目结合,从而保持公益行动的专业化、可持续性。集团基于互联网文化不断推动公益的可及性,让公益文化融入企业文化。2017年九月,联合cctv慈善之夜,爱德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多家公益机构以及知名企业发起了首届“95公益周”,并向全社会发出“人人3小时”的活动倡议,2017财年,阿里巴巴员工志愿者服务9.6万人次,共计14.1万小时。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各种媒介推动实现人参与公益的目标,集团旗下多个业务部门同步开展了有关助残,助学,心理关爱,公益影像,自然教育,爱心捐赠等公益活动。首届“95公益周”期间,远超预期目标共有2.7亿人次响应参与公益行动,开启了人人公益的新理念。集团坚持“公益心态 商业手法”的理念,通过公益合伙人制度和公益基金制度的构建,不断提升公益的影响力、专业性和可持续性,用互联网的力量作为平台保障,推进社会公益。
(二)企业应加强力度打击制假贩假
互联网和电商平台本身并不产生假货,其问题的根源在于线下。企业应携手消费者、卖家、品牌商、权利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公安、质监、知识产权局和版署等政府部门共同形成政企合作的机制,基于网友举报、权利人投诉等多维度信息为各级政府部门输送打假信息,未来可以通过发布“全国线下假货分布及流通地图”,更加全面的展现假货分布情况,并对重点区域、类目等信息进行标示,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如今,电子商务将生产者、物流供应商和消费者整合在同一平台上,网购加快了全国市场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了商品流通效率。电子商务平台的完善,同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监控和跟踪假货流通的过程,从而为监管部门在生产和流通环节追溯假货提供便利,通过输出线下假货制造流通路径数据给相关合作部门,同各级政府一起寻求促使假货制造商转型的相关治理办法。
(三)企业应加大完善消费保障措施
有关部门详细披露了2016年以来消费保障新举措,其中“数据和技术驱动服务升级”成为主线,基于大数据积累,消费者诚信水平可量化,并据此推出极速退款、极速退货、极速维权等多项诚信分层服务,“诚信有价”式服务正式公开。随着技术升级,企业应与工商、消保委、国家认监委等多个职能部门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案件及维权极速响应,处理效率大大提升, 同时针对典型消费维权难题应不断推出新的品质保障标准,降低消费者举证要求, 同时加强清理山寨品牌商品,针对知产侵权等问题开通大众举报、与工商合力打击,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使未来网络购物真正无忧。
五、总结
设计提炼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善于借鉴和学习其他公司企业的成功经验,但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优良传统,从而设计提炼出具有自己个性化的企业文化。一些中小企业也许因为他们起步比较晚,管理经验不足,需要通过学习一些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来进行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照搬照抄。在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的企业文化的同时,中小企业也要通过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不断汲取优 秀的经营传统,进而总结和提炼出独具个性化的,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的精神理念与价值观念,具有自身组织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乔占军.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阈下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J]中国出版,2016(10):45.
[2]许岩.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J]中国集体经济,2015(1):69.
[3]方静,高武.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03)
[4]卢忠敏.移动互联时代企业保障策略研究[J].商,2016(10)
[5]左巧丽.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企业责任改进思考[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08)
[6]丁龙.企业道德的新模式[J].新闻传播.2013(02)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四)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