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其瓶颈………………………………..……..3
(一) 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形式的现状分为三种………………..3
(二) 中小企业管理的三大板块的问题…………………………………..3
二、 中小型企业管理的出路及其趋势………………………………………6
(一) 中小型企业的营销策略……………………………………………..7
(二) 中小型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8
(三) 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11
参考文献……………………………..…………………………………………13
内 容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国家对个体私营经济方针政策的演变,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其中中小企业扮演着极其重要、极其活跃的角色。然而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却十分令人担心,生命周期极其短暂,这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管理粗放,不规范,因此深入研究中小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第一部分概述了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及其瓶颈,并指出在营销策略、生产及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现状中的不足; 第二部分中先简要概述中小型企业管理的出路及其趋势,再从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三方面重点论述中小型企业的改革之道;本文提出了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对策,其中工作流程设计方法,工程问题分析方法,品质管理中控制“变化”的思想由本人根据经验及思考独立完成,并且在实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 生产管理 财务管理
一:中小型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其瓶颈
(一)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形式的现状分为三种:
无明确管理体制,人为而治;
企业没有明确的管理模式,全靠公司领导的命令和指挥行事。这在刚刚建立或建立不久的私营家族式企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这种企业里,没有组织架构,没有确切的分工,通常一人身兼数职,人治的成分贯穿其中,企业的管理全靠亲情关系的自觉性来维持,这是较为典型的家族式企业,命令或指挥充斥企业管理全过程,通常有一个核心的领导人物掌管着企业的上上下下,掌控着企业的发展命脉,一旦这个精神支柱倒塌,企业便面临多种危机,由于这种管理完全靠亲情来驾驭企业,因此,具有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粗放型管理;
这在刚刚渡过生存危险期的中小型企业里占据多数,这种企业处在发展的不规范期,是典型的企业转型过程的产物。这类企业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有管理体系,有组织架构,有规章制度,但却没有执行。在这种企业里,管理制度的制定者与执行者,往往同为一个部门,这样做的结果是,制度与管理流于形式,严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纠而不彻底等等现象。在这种企业里,一些领导的一句话,可能就会使管理制度失去效力,或免于处罚,或立等受奖,完全不按“章法”办事,人治凌驾于“法”治,使企业上上下下,无章可循,只能靠看领导的脸色或猜领导的心思行事。
完全拿来主义
有管理制度,但不是适合自己企业。而是不顾企业差异,完全照搬照抄。
(二)中小企业管理的三大板块的问题:
1.中小型企业的营销策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企业的根本。没有市场便没有企业的生存,没有市场的发展便没有企业的发展。目前,与大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技术力量薄弱、管理能力差、经济效益低下、资金短缺等严重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中小企业会遇到更加严峻的竞争挑战,面临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
中小企业的成功,不在于挤占了多少大企业的市场,而在于是否在自己的市场形成优势。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构造未来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有必要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和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进行市场定位,重新打造企业竞争力。
2.中小型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
编制与实施生产计划是生产管理的首要工作。策划生产就是把这一周期的全部生产任务。做统筹安排,做到心中有数,指挥有力有序。所以要求编制的计划要全面、准确、有效。要目标明确,有质和量的要求,措施具体可行,便于实施检查测量。然而,现今我国的中小企业却并没有做到这点。由此产生了诸如产量过剩或产量不足的情形。其次,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质量产品质量把关上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更多的是依靠价格因素来弥补产品质量的不足。
3.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
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其特殊的经济形态及成长方式,存在先天的不足和缺陷,从一开始就形成了重市场、重技术、轻内部财务管理的思想,使得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变成了经济上的巨人,财务管理上的矮子,这种巨大的反差,客观上又阻碍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另据统计,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近五年的淘汰率为70,究其原因,有相当部分企业是因财务管理薄弱而造成的。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针对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作出相应的对策分析,以优化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中小型民营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经济实体组织,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无一例外地设有自己的财务机构,有专门的财会人员,都建立了各自较为完善的财务制度,表面上,中小型民营企业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不断强化财务管理,但究其本质而言,财务管理却是企业中最薄弱的管理环节。甚至几乎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1) 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没有摆正。
在模式上,财务管理从属于会计工作,“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大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对财务部门在企业中的定位还停留在以往的算账、记账上,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处理与管理财务数据,绝大部分人员和时间投入在处理会计凭证、制作财务报表、报销费用及应付银行、税务及工商部门等事务性工作上,财务部门的工作结果是各种数据报告,至于这些数据报告意味着什么,如何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都不是财务部门首要考虑的问题,财务管理工作只能从属于生产经营活动,只是顺应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和调整而作相应的发展和调整。
有人曾对一个乡镇的十家注册资本在300万元以上,员工在50人以上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作过一番调查,结果表明:90%的企业财务主管人员不但不是董事会成员,而且每年只能列席一至二次董事会议,70%的财务部门从未从实际出发,按财务管理规定写出具有价值的财务分析报告。所写的财务分析均是按领导意图或应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要求随着套写一篇“官样文章”,很少提出投资、融资及资金管理、经营策略方面的财务建议,因此,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 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中小型民营企业对财务管理现状看,财务管理中的矛盾及存在的问题非常多,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融资困难,投资盲目,造成资金严重不足。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严重滞后。这些企业得到的金融贷款所占的额度相当小,贷款资金呈逐年下降的趋势,40%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被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所困扰,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自身的原因,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管理科学化的欠缺,往往达不到 银行规定的标准,相当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取得抵押担保贷款困难。二是体制上的原因,银行的贷款倾斜于大中型企业,客观上金融机构从观念和行动上忽视了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所产生的信贷资金的需求,在资金问题上,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这种情况下,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只能以高于银行利息向民间资本拆借,其结果是融资小、成本高。
目前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老板懂市场、会营销、善交际的占80%以上,而擅长于企业内部的只占20%,换句话说,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老板们所扮演的角色是高级采购员、营销员、公关先生,而不是企业家、经理。因此,投资有些盲目、随意性大、投资方向难以把握。
企业资产管理混乱,财务核算不规范。
企业的资产管理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正确核算企业生产成本、盈利水平的关键所在。但是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就是企业的资产管理相当混乱。主要表现:
论中小型企业管理(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