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三个要素都处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威胁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自1984年农村保险得以恢复。农村保险包括:农村财产保险(含农业保险)和农民人寿两大范畴。值得关注的是占我国农业保险70%以上的中国人保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出现了连年萎缩,效益下降的局面,远远置后于农村其它保险业务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农村金融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保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加入WTO后,随着保险市场的进一步放开,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形下作为商业公司的中国人保经办农业保险其经济效益能否进一步提高,业务规模能否实现止跌回升?也就是说,农险能否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同步提升?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认识的深化和中国人保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本文试结合工作实际和国外农业保险的一些做法,对建立和完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体系做一些探讨。
一、正确认识新时期发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农业保险是中国人保重要的经营领域
(二)开展农险是对付竞争的砝码,是人保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三)商业公司可以成功办农险。
二、中国人保经办农业保险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主要原因
1、认识需提高;
2、业务技术运用不合理。
(1)风险选择过宽,混淆了政策性经营和商业性经营的界限;
(2)承保作物种类选择不当;
(3)费率标准不到位和费率结构不合理。
3、核算体制不合理,分保机制欠缺。
三、中国人保完善农业保险的构想
(一) 完善农业保险核算体系。
1、农业保险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单独立帐,单险种考核;
2、农业保险的规模发展需要核算期的调整。
(二)完善农业保险业务体系
1、按照产品寿命周期,采取不同的产品战略;
2、控制风险,丰富产品;
3、加强成本核算意识,在费率制定上做到“先天”营利;
4、营销方式要对路;
5、提高经营意识,加强农业保险各项资金的运用。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再保险体系
摘要:
本文以中国人保农业保险业务萎缩,效益下降的现实为切入点,围绕着中国人保农业保险可以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同步提升这一中心论点,首先从多角度、多层面阐述了中国人保——这一国有商业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而说明了中国人保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到微观,从业务技术、核算体系和再保险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最后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成本核算知识和再保险理论等结合中国人保经办农险的实际,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国人保完善农业保险的构想。
关键词:中国保险 中国人保 农业保险 体系探讨
正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三个要素都处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威胁中,这种“威胁”即“风险”有必要通过保险这种方式加以分散。农村保险包括:农村财产保险(含农业保险)和农民人寿两大范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自1984年恢复开办农村保险以来,为恢复农业生产和保障农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值得关注的是,近年中国人保的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出现了连年萎缩,效益下降的局面,远远置后于农村其它保险业务的发展。面对着加入WTO后,保险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严峻形势,作为商业公司的中国人保能否扭转目前农业保险的颓势,使其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业务发展规模实现止跌回升?也就是说,农险能否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同步提升?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认识的深化和中国人保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保险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对中国人保开展农业保险的探讨(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