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和医药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非处方药(OTC)市场应运而生,OTC药物占总体药品销售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我国医药信息研究所发现,药品消费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GDP保持约1.2%的比率关系。据此测算,我国2002年GDP总值达10.2万亿元人民币,则药品消费总额可达到1224亿元。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纯从事OTC药品生产的企业并不多,整个医药行业还保持着浓厚的传统医药色彩,尚未有完整、成熟的OTC营销模式和理论。本文以美国西北大学舒尔兹教授(Don Schultz)的整合营销理论为指导,结合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某OTC产品的营销过程,分析了近期中国OTC市场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强调在中国OTC市场,医药企业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切实运用整合营销的4C观点,从而在竞争激烈的OTC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OTC 整合营销理论 4C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态势(SWOT)分析
一、概念简介
1、何为OTC
OTC是英文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即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相对处方药(Rx)而言的,是指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从药店或药房购买的药物。患者可根据病情自我判断,在没有医生指导下有选择地购药,用以缓解轻微短期病症及不适,治疗轻微病症并按规定方法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以下药物大都属于OTC类药物:感冒、发烧、咳嗽;消化系统疾病;头痛;关节疾病;鼻炎等过敏症;营养补剂,如维生素、某些中药补剂等。
2、整合营销理论简介
整合营销理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风行的营销理念和方法,倡导者是美国西北大学的舒尔兹教授(Don Schultz),该理论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强调营销即传播,即与客户多渠道沟通,寻找消费者购买积极性的因素,达到刺激购买的目的。整合营销理论主张用4C取代传统的4P:即相应于“产品”,要求关注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Customer wants and needs);相应于“价格”,要求关注消费者获得满足的成本(Cost);相应于“渠道”,要求关注消费者购得商品的方便性(Convenience);相应于“促销”,要求关注与消费者的沟通(Communication)。
二、近期中国OTC市场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方面扶植OTC市场的发展
截至2002年底,全国98%的地市已经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940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07.8亿元,支出409.4亿元,年末基金滚存结余450.7亿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OTC药品的购买。(注1)另据第二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有28.54%的患者自购药品进行治疗。鉴于OTC产品相比较处方药,其价格低、疗效确切、大众化,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鼓励患者的自主购药,消费者将更多的选择OTC产品,市场发展空间广大。
目前,我国已分四批审定了3000多个OTC产品,加上计划不久下发的第五批OTC目录,以公布的OTC品种已达4000多种。我国的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建立中,相关法规正在完善,一系列的规定使我国的药品市场,特别是正在形成的非处方药市场得以规范,也为其发展创造较好的法规环境。流通领域,特别是零售药店的改革使人们更方便地得到OTC产品,并获得用药指导和服务。
(二)医药企业竞争OTC市场激烈
1、我国现有医药企业6000多家,其中合资企业1800余家,大型企业300多家。 产品品牌化经营仍是重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名牌OTC产品的销售额已经占到所有OTC药品的65%。OTC产品区别于处方药产品的一个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商品名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其通用化学名。不同产品之间,消费者只用品牌作为区别的判断标准。即使是相同的化学成分相同的药理作用,也会因为产品品牌知名度的不同而使销售业绩大相径庭。部分企业现在使用双商标,或将多种OTC产品组合的方式,来开拓市场。外企、合资企业熟知OTC市场开发之道,借助多年的经验与长期的市场积累,仍然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2、大型国有医药企业认识到OTC产品对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奋起直追,但由于长期遵从传统医药观念,许多大型国有医药企业仍以处方药的市场策略应对新兴的OTC市场,或盲从部分保健品企业的“暴发户”市场操作,观念及销售渠道的转变仍需时日。我国现有医药企业多而散,综合实力参差不齐,产品创新和研发能力不足,部分企业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令规范化经营的企业举步维艰。 整合营销理论在中国OTC市场的应用(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