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中国神话传说进行梳理整合,以比较的视角来探求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不同之处,追溯中国神话的历史化倾向,最终从管理学的角度探寻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管理意识,将古代神学与现代管理意识完美结合起来。一、中国神话文献综述中华文明位列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但在数千年历史文明中却没有神话概..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中国神话传说进行梳理整合,以比较的视角来探求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不同之处,追溯中国神话的历史化倾向,最终从管理学的角度探寻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管理意识,将古代神学与现代管理意识完美结合起来。 一、中国神话文献综述 中华文明位列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但在数千年历史文明中却没有神话概念,神话学作为西方术语在1903年才传入中国。在没有引进神话概念之前,西方神话学者就提出中国神话的问题,并作了先驱性探讨。1836年,法国学者发表了讨论中国神话的范文;1875年,伯诺(E.Burnof)翻译了《山海经》的西山经,引发西方学人对中国神话的兴趣。1892年,俄国学者齐奥杰维斯基 (S.M.Georgie)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中国神话的专著《中国人的神话观与神话》。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R.Wilhelm)翻译的《列子》(1912)《中国神话故事集》(1914)和倭讷翻译的《中国神话和传说》(1922)分别在德语和英语世界中广为流传。受西方神话学启发,中国较早提到“神话”的是鲁迅;同时关注到神话问题并写有专著的还有茅盾、周作人、梁启超、林慧祥、顾颉刚等人。[ 杨利慧.一个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神话—倭纳及其《中国的神话与传说》[J].湖南社会科学,2014(1):155-160.]到了近现代,中国学者对神话传说的研究不断深化。赵丽玲和周金声对中国神话传说的产生和定义进行了梳理和概括,他们认为,神话传说是原始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的精神活化石,能够唤起本民族最深层次的记忆和想象,能够为作家带来意外的灵感与启示。戴安康对中西方的神话进行比较,阐述了不同环境下的民族意识差别。赵林对希腊神话传说进行探索,他指出,神话传说最初是彼此独立和形态各异的,通过持续不断的文化交往、融合后趋同扬异。何顺果借鉴社会学、人类学、考古文学、天文学等多重理论和方法,探讨了神话、传说和历史的关系。 程憬的研究专著《中国古代神话研究》是对远古时期神话的一次细致全面的研究,他的研究是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的:第一部分是“天地开辟及神统”,讲述天地开辟和神界掌控天地的内容;第二部分是“神祗”,先列神灵活动的舞台为两部——上天与下地,其间又有一特殊的所在为昆仑,再者介绍天神、地界的大神和山精鬼怪等;第二部分是“英雄传说”,是对远古神话中倍具英雄性质的人物的研究,有后羿、农神后稷、工艺之神巧倕等。[ 叶舒宪.中国神话学百年回眸[J].学术交流,2005(1):154-164.]
中国神话传说浅探(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汉字教学方法探析 | 下一篇:海子诗歌与荷尔德林诗歌比较 |
点击查看关于 中国 神话传说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