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306
浅谈“换位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教法方面主要存在教学目标急功近利、教学进度不切实际、教学方法一厢情愿等弊端;学法方面主要存在着学习兴趣与现实,学与考的矛盾与悖离。“换位法”运用于教学中,是以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人有被尊重的需求”,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在做中学”,以及接受美学中尊重读者在阅读中的地位与作用等理论为依据。“换位法”的方案设计包括认真备课、构建学生档案、初步尝试角色互换、多种形式全面开展换位行动等步骤。
[关键词]:换位法;语文教学;学生需求;效率
引 言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未尖锐批评语文教学效率低的问题:“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 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N].人民日报,1978-3-16]的问题。三十多年过去了,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仍是广大语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习经历中,尝试把人际关系中的“换位法”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效,本范文将对此进行总结与探究。
一、当前语文教学现状
从上个世纪未的语文大讨论和之后十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转机,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集中表现在这突出表现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方面。
(一)教法
要解决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先从教师身上找原因。其关键性在于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几个学生,而是一个或多个班级中的所有学生,是一个整体,教师的表现对于学生学好语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学师生信任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学生信任无性别差异,示范性中学教师对学生表现出较高信任度……”[ 曾静红.中学师生信任问题调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88]因此,造成师生信任危机的情况,教师担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1、教学目标急功近利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师教学中,较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急功近利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设定太高,与学生实际有相当大的距离。
2、教学进度不切实际
教师教学中教学进度不切实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期之初,课程进度较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