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006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运用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发人深思的课堂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 想象; 求异思维
正文:
人类只有不断创造,社会才会不断向前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的创新能力也就成了首要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巧妙设疑启导
1、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一节课教学的开端,它是学生引进创新学习大门的“向导”。如果这个“向导”带领的好,就能唤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学好该课创造良好的创新心理。因而,导入的方法应多样、新颖、富有吸引力。
⑴ 以图画法激法想象
图画提供具体生动、富于情感的形象,使学生从无意转向有意注意。这种方法适用于讲名胜古迹、人物故事或利用动、植物说明道理的课文。
⑵谈话激发再造想象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谈话,可以激起其想象和联想,并进行再造想象。如学习《回声》一文时,一开始,教师说:同学们,你们每当早晨起来时,在大街上对着较远的高楼大声说话时,你听到了什么?是不是好象有一个人在重说你自己说的话呢?这就是回声。今天我们来学习《回声》,老师紧接着板书课题。这样导入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再造想象,从而为学好该文打开了创新学习的大门。
⑶ 以谜语法激发形象思维及想象力
谜语简明、具体、形象,富于想象和联想能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该法适用于讲动、植物的特点及生活习性的课文。
⑷ 以儿歌法激趣
儿歌通俗易懂,琅琅上口,适合儿童的口味。该法适用于讲英雄任务战斗的课文。如学习《黄继光》一文时,可先用投影仪出一首儿歌:“黄继光叔叔是英雄,形象光辉真英勇。胸膛堵住敌枪口,凯歌百代扬国魂。”老师满怀深情地读出来,创设一种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黄继光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值得人们称颂。从而以革命的激情,催化对中心思想的理解,为该文的创新学习打开了大门。
⑸ 以对话激发兴趣
对话能直接抓住主要问题,激发学生对主要问题产生兴趣进行联想。如在《詹天佑》一文导入时,教时可先问:“谁坐过京包线上的火车?在青龙桥车站有一座铜像,你知道他是谁吗?”引导学生说出“詹天佑”以抓住该文的主要人物,激发兴趣,产生联想,从而直接把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大门。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①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知识实际及其心理特征,结合教材特点,灵活地选择其他适当的方法。开好头,顺利地把学生引进创新学习的大门,为整堂课的进行打下扎实的基础。
2、发人深思的课堂提问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巧妙地设置疑点,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探索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促使学生从各种不同角度思考分析疑问,探求疑问的解决,使学生在疑中开拓,迷中悟理,达到深度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