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666
论《聊斋志异》中男权意识的退化
内容提要:《聊斋志异》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女性形象,同时蒲松龄的爱情观也不符合了封建传统的一般规则。我们可以看到《聊斋志异》中体现出来的男权意识的退化,看到蒲松龄思想的先进性。同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不可能彻底摆脱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其作品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男权意识,但所谓瑕不掩瑜,《聊斋志异》仍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男权意识 爱情观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女性总是处于一个极低的位置,在男性的眼中,女性是他们“赏玩”的对象,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是他们炫耀自己财富和权势的特殊物品……在漫长的男权统治的封建社会, 男人不但是社会政治、经济的掌握者, 也掌握着社会的话语权力,男权意识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意义载体, 跳动着社会价值、秩序的脉搏。因此,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这种男权意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不可避免的沾染着这种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的气息,但是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他进步的一面。在《聊斋》拥挤的舞台上, 活跃着一批花妖狐魅、鬼女仙姝, 她们温柔美丽娴雅大方、精明干练, 正是她们发出的耀眼光彩, 照亮了《聊斋》的舞台。我们看到在对她们的描写中, 存在着在意识观念上所受到的种种歧视或偏见的压迫,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中体现了某些可贵的进步思想, 描画出在那个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理想指向。在情感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她们依然背负着传统的重荷, 但我们也看到了以往任何文学作品中都无法看到的美好而高贵的灵魂。正是这些美好高贵的女性,揭示了封建社会男权意识的退化。
论《聊斋志异》中男权意识的退化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