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而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亦具有独特的风格。他所提倡道家的“虚无”主义、善用譬喻的艺术风格,以及想象奇幻、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文风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学界。曹学芹便是其中一位追随者。《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不论是从故事神话般地构思上、文中近似于譬喻的写作手法上,还是从主人公“听天由命”、“乐安天命”地悲观宿命论以及对庄子生存之道的认同上,皆看出了庄子思想的折射。它的成熟特征之一即是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叙述风格,也应是后世浪漫主义作家最为注重的技巧。简单地概括下来,即把全知叙述(包括具体细微的心理动机描写)对准了主人公及主人公代表的理想世界;而对薛宝钗、袭人等一些性格虚伪、城府极深的人,对暗晦的、现实的人事则布置以次知叙述。这是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起来的一种极高明的技巧。作者让我们无论是从奇谲恢诡、变化无穷的艺术风格上,还是富有浪漫主义的文风中,以及作者对人生的切身体会与感悟里皆感到庄子散文对其深刻地影响。
【关键词】:庄子红楼梦道艺术精神情痴
【正文】:
翻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诸子百家当中对中国文学理论贡献最大的,除儒家之外,非道家莫属。如果说儒家奠定了中国文艺社会学的基础,道家则奠定了中国文学美学的基础。儒家致力于人的文化化,道家恰好相反,其注重于人的自然化。道家提倡“自然”,提倡“无为”,反对“一切文饰”。《庄子》一书,不止是老子所开创的道家思想的延续,而且是庄周以虚静为内容的道家的人性论的开创,更是庄子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艺术精神的开创。这份精神从诞生之日起直至今日,影响着历朝历代的无数文人,他们自觉地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文学队伍,清代的文学家曹学芹也是这队列中的一员。
书中开始写到的跛足道人所哼唱的《好了歌》与甄士隐的《好了歌解》我们便不难看出作者的用心,这两首其实是作者借道教的把戏来喻示他对现实世界的灰心与绝望,亦是作品“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这一主题的预演。庄子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无几。”这些“神人”、“圣人”、“至人”,在《庄子》书中都是肢体残缺的畸人,以象征无用乃大用。书中神仙跛足的形象塑造,明显是受《庄子》的影响。接下来从书中第二回那一段“正邪两赋”的哲学宣言中所提及到的“逸士高人”所引出全书的主人公-贾宝玉,从这里开始,全书以贾、林、薛爱情婚姻悲剧为故事主体,以贾宝玉的个人道路为生活典型,从功名、富贵、家庭、爱情、婚姻、世道各个方面,描写了贵族之家的衰败和贵族青年的沉沦。其间主人公贾宝玉的疯颠、呆傻、怪异失常的行为举动、离经叛道的奇思怪想、由于感情受到困扰而续写《南华经》的片段;黛玉因宝黛的爱情受阻,乃至寄情于诗歌来抒发心中的苦闷和不满,从而真正体现出道家的艺术精神;以及妙玉自居为“槛外人”的心态等等不难看出,《庄子》及庄子的艺术精神对其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书中主人公的心态、思想便是作者本人的思想动态的体现,那么曹学芹受《庄子》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了。可以说《红楼梦》中直接支配男女主人公生活的精神因素,则是由庄子所阐明的道家思想,或者说,庄子的道家思想在《红楼梦》的精神世界中占据了一个主导的核心地位。
一、 庄子散文
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的语言、简洁的文字记录了列国间的史实,如《春秋》。而后,随着时代的需求,产生了描述现实的历史文学,这就有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先秦历史散文为中国的历史文学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学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思想家的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此中,庄子散文独树一帜,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独秀一方。他对宇宙、人生、社会的体认,善用譬喻、奇谲恢诡、变化无穷的艺术风格;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浓厚浪漫色彩的散文特点,无一不对后世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一) 庄子散文的主要内容
众所周知,道家学说是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所开创的,讲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的自然之道。而其后继承和真正弘扬的人则是庄子。老子所关注的主题多为政治问题,因此他所提倡的自然无为则是以自然之道管理国家,即“无为之治”;而庄子所关注的,不是世道,是人心,是人生问题,因而他所提倡的“自然”则是提倡“以天为徒”的人生哲学,他所追求的是“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的人生境界。
庄子的著作只有《庄子》一书。他在文中极力弘扬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抵制和批判了儒家的思想和理论。文章的内容基本没有什么事实根据,大多随心而发,思想畅游于天地之间,恣意放纵,天马行空,毫无拘束,且多为空泛的议论,但文辞优美,理论辩述,妙语连珠,写情状物,栩栩如生。其中的许多典故如“越俎代庖”、“每况愈下”、“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等经过历朝历代流传至今,深入人心。 庄子散文与《红楼梦》(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