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1日经过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之后,对犯罪嫌疑人许某和杜某执行枪决。
2001年10月20日,市财政局局长龙某因涉嫌渎职被市检察院起诉,检检察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龙某在担任市财政局局长期间严重不负责任,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放市财政局会计、出纳徐牟的勾结导致管理层的离职,财政局预算外资金被挪用7272万元。
3.3案例分析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该单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单位内部制约机制不完善,领导管理不当,还有审计部门监督不力审计不严谨。
(1)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缺失
①许某向单位领导报送假的综合财政收支执行情况表的行为背离了诚实守信原则;②她没有根据相应的制度开展工作,在业务过程中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坚持准则原则;③她通过个人工作的便利寻求个人的利益,这背离了相应的廉洁自律原则。许某不履行会计职责,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会计人员的社会形象,给单位和国家带来了巨大影响。
(2)单位领导管理不当
①从许某长期担任综合计划处会计,并兼任A市国债委员会办公室出纳和会计工作可以看出该单位没有建立内部制约机制、内部岗位没有分离。②许某负责代理保管国库劵实物劵,保管支取A市国债办资金所需的三枚印鉴章和单位领导(原A市财政局综合计划处处长吴某)的私章以及(原贵阳市财政局局长龙某)的印件章看出单位领导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不当,单位领导不履行职责,放弃管理。③许某将该市国债办的857.01万元资金和市财政局预算外资金6220万元以及代理保管的国库劵195万元共计人民币7272.01万元资金的非法占有不难看出该单位没有在内部建立预算外资金和国债券的管理核算制度。《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与出纳职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而该单位的财务人员许某长期担任会计和出纳等工作,并且保管单位的印鉴章和该单位领导的印件章,给许某的作案提供有利的条件,这是该单位内部管理监督不力。
(3)社会监督不力
①许某从1997年10月到2000年2月长达两年的时间连续作案都没有被发现,据许某交代已经很久没有人检查她的账,足以看出当时的审计部门形同虚设;②从案发后,胡某打电话向杜某通风报信,致使杜某转移赃物、赃款并逃到境外看出当时社会的监督不力,如此重大的案件,在没有控制嫌疑人的时候原本应该秘密行动,但却让胡某通知到案件的主要嫌疑人杜某转移资金,并且潜逃境外,致使国家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抓捕。
从案例中我们看出,国家、单位对财务人员的管理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单位内部也没有对账物、账实进行分离;会计人员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单位领导人不加强管理。希望通过案例,可以警示我们要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和完善。单位负责人和企业管理者要重视会计职业道德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法律制度。
4贵州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现阶段,现实中一些从业者根本不注重职业道德,存在着严重的失范现象,通过自己工作的便利谋取不当利益、谋取私利,这样将会给企业、给国家带来很大的影响。通过对贵州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问题的深入探讨,明确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下文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做好铺垫。
4.1贵州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通过第三章的案例分析,可以得知其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作质量: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意识淡薄
从业者对于职业道德方面认识不够深刻,没有遵守会计的法律法规,没有认真对待会计工作,弄虚作假,监守自盗。例如,被列为贵州省最严重的两起经济案件是:一是贵州省交通部财政厅雷某挪用公款8000万元的经济案,另一宗案件是范文案例中A市财政局出纳员许某侵吞公款7000万元一案。两起案件都是发生在我省财务部门下的会计人员身上。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却因为利益的驱使违背会计职业道德,顶风作案,知法犯法。可想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是多么的薄弱。
(2)会计人员造假现象普遍存在、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贵州省经济案件屡屡发生,导致这些经济案件的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是会计人员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为了自己的私利,伪造、变造会计信息等造假现象,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例如:许某假以各种费用支出,盖了自己保管的印章和偷偷的的盖其他人保管的专用印章。自己调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与银行存款余额数让它们相符。然后向领导报送假的综合财政收支执行情况表等骗取手段和2018年C市某社会保险局会计张某一案,她凭借自己工作上的便利伪造虚假社会保险清单,骗取社会保险基金。可以看出贵州省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信息以谋取私利普遍存在。两起案件都是发生在贵州省会计人员身上,并且两人都是同时担任会计兼出纳工作,这给予她们作案提供有力的条件。
(3)会计人员业务水平比较低
会计人员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而且要有较强的职业能力才能做好会计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朝着更复杂、更全面、综合性更强的方向发展,如果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随着提高,对一些复杂、涉及面广的经济业务处理上造成偏差,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我国的会计人员职称层级设立,就是鼓励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更多的会计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
4.2贵州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关于贵州省会计人员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贵州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的原因还是在于接受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高低与接受教育有着直接关系,贵州省经济比较落后,接受教育方式不及其他省份,还停留在国家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下,这样会严重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因为会计人员自身道德观念是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因。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学习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培养会计人员的基础是做好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应该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因此,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是影响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观念的根本原因。
(2)针对贵州省会计人员造假现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原因还是会计违法行为惩罚力度不够。会计人员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经济领域,而我国经济犯罪成本比较低,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因此,屡屡有人以身试法,伪造、变造会计信息,制作假账等手段来谋取私利。
(3)导致贵州省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下的原因在于继续教育问题
贵州省对于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方面没有做到足够重视,会计人员也好,培训机构也罢都忽略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培训机构培训的内容太过于死板,针对性比较弱,很多机构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只是一种教育形式。因此,导致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继续教育问题。
5贵州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对策
对贵州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贵州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是国家的重智轻德教育方式和对经济犯罪处罚力度不够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以下的治理对策。通过对贵州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问题的深入探讨,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切实强化对从业者的管理,不断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
(1) 提高贵州省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
加强贵州省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课程,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同等重要。除去相关法律制度,必须要求从业者严格遵循职业道德,不断改善自身的服务水平。一个良好的从业者必须兼具道德品质以及才能、缺一不可。
(2) 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诚信档案
第一,在全国范围能够建立该档案,然后制定出奖惩制度,对那些成绩相对较好的从业者提供适当奖励,且登机在案;那些失范的从业者同样必须记录,予以警告。最后,对于严重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要从重处罚。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加大经济犯罪的处罚力度
国家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会计法律制度,要让会计人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大会计违法处罚力度,严格执法。
(4) 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管理
培训机构要认真对待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严格把关,在继续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具备针对性, 针对各种问题要单独解决, 培训机构对继续教育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会计人员本身的一些情况,制定出符合会计人员自身情况的教育方案,这样会计人员的素质技能水平才能得到提升。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要把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融入到学习教育中使他们在职业道德与自身素养上得到提高。
会计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要接受继续教育。监督培训机构是否认真对待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如果培训机构不认真负责,应对培训机构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应当取消继续教育、培训资格,保证会计人员顺利完成继续教育工作。
6结论与展望
会计是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阵地。会计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关键地位。近年来,贵州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失范现象比较突出。部分从业者忽视职业道德,置法律制度于不顾,利用会计岗位的便利性谋取利益。为了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尤为重要。我省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研究迫在眉睫。我国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道路上不断前进,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到现在为止部分从业者还存在失范行为,然而,整体而言,今后国内相关从业则的会计职业道德会逐渐改善,经济犯罪行为也随着减少,犯罪率在不断下降,国家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社会的犯罪率也将会不断的下降。国家繁荣,国泰民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强有力的基础,为我国伟大的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先阐述了国内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进展、背景以及具体方法。第二章简述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特征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等。第三章是案例分析,以会计人员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给社会带来影响进行分析。第四章讲述贵州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和缺失的原因分析。第五章主要针对第四章中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以及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与方法。最后总结本文研究结果,对今后的方向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