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业务相对较少,收入有限。为了降低成本,财务人员多为兼职,不是兼职的财会人员也大多来自社员,文化素质低,没有专业知识。据浙江温岭市对68家合作社财务人员的调查,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80%,高中学历占15%,他们基本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不懂会计核算。不懂基本的财经政策法规,根本无法发挥财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这还是在合作社发展较早、较好的浙江省。另外,由于会计人员没有统一的管理使得合作社会计人员更换频繁,财务移交不及时,手续不规范,并且此现象极为普遍。这也为以后的会计审计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三)部分合作社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
第一部分合作社领导或理事长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这些合作社大多规模小利润少,普通成员不多或没有入股,因此核心成员认为没有必要聘请会计人员或者建账他们一般发生一笔交易后就在核心成员中进行了利润分成第二部分合作社理事长或领导出于谋取个人利益目的创办了合作社根本不重视合作财务管理的规范化进而使得部分合作社成为少数人赚钱和骗取国家财政扶持的工具。
(四)财务核算不规范
一些合作社连最基本的股权登记制度都没有,不发给社员股票权证,社员的利益从形式上得不到保障。大部分合作社没有建立财务制度和规范的会计账簿,只有内部收支流水账。外来的原始凭证和自制的原始凭证过于简单,没有完整的会计资料。表现为支出没有正式发票、白条入账普遍、缺少经办人审批人签字、收款不开统一收据、收入不及时入账等。甚至有的合作社存在伪造原始凭证现象,使得会计信息反映滞后、虚假。在会计核算方面,绝大多数合作社不能结合自身业务的特殊性设置内部科目,不能准确恰当的反映合作社的经营状况,根本没有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无法起到会计应有的核算和监督作用。这些都制约着合作社的发展。
四、我国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人员素质低下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是制约合作社财务管理水平提离的主要因素。在吸引人才方面没有优势可言的合作社,必须依靠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水平和能力。目前,合作社的财务人员固定的培训只是每年一次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其培训时间短,培训的内容也不是针对合作社会汁制度和财务管理。政府虽然在每年的扶持资金中都会安排一部分用于合作社人员的培训经费,但是,一方面培训覆盖面不足,只有一小部分合作社能得到人员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培训对象很少有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项培训。因此,合作社财务人员很少有机会得到针对合作社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指导,其管理水平也就很难通过培训得到提离。
(二)监督形式化
各相关部门对合作社财务会计的指导工作和对财政补贴资金的运用,明显缺乏监督,甚至导致合作社将财政补贴资金挪用,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这一直阻碍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监督形式化,各部门不能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查和监督所造成的。同时,合作社内部的会计信息不透明,虽然设置了内部监督,内部控制机构,但却不明确自身的责任,没有做到会计监督的作用,常常走形式主义,内部监督形同虚设,致使社员们不能准确地了解合作社目前发展运营状况,无法对自己的交易进行预测。
(三)合作社管理者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普遍不大,特别是一些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合作社不愿意也承担不起加强财务管理产生的管理成本。几乎所有的合作社都把销售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对待,认为财务工作只是围绕销售工作的辅助性工作,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对财务管理在提升合作社资金运转效率,理顺合作社内外财务关系,反馈合作社财务运转状况,保障合作社健康运斤和有序发展等方面发挥的更高层次作用缺乏认识,因此也就不会把财务工作真正当作合作社的中也工作来抓。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会升核算等基础工作得到改善,但是财务管理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要适应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加强财务工作在合作社工作中的地位,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使其发挥更大的管理作用。
五、解决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