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PCH 44.3 135 5,974 96.78 4,283 28.3%
6 NIS 86.0 90 7,740 96.78 8,323 -7.5%
7 SPS 95.2 90 8,572 96.78 9,218 -7.5%
合计 312.5 34,627 30,243 12.7%
计费吨的换算: 以体积为计费吨,1 重量吨=4体积吨
从表5中合理公司的市场部门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⑴ 该航线客户的总体利润率水平不高,为12.7%;
⑵ NIS 和SPS 两大客户的报价不合理,低于成本价,成为降低总利润率的关键因素;
⑶ TRJ 客户的毛利率水平较高,应当积极争取该客户的业务量;
⑷ 应当继续保持与RIS,PSG,MUR和PCH客户的业务往来和价格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标准成本法,合理公司的管理人员可以透视成本的有效性,从市场和销售的角度有效地衡量客户的贡献水平,从而采取差别化的销售策略,一方面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和价值,使合理公司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通过实行标准成本法对“成本核算未能落实到部门”问题的解决
合理公司内部矛盾较为突出的仓库部门,在传统的实际成本内部核算中,由于没有建立内部核算的依据,业务收入纳入业务组,而其他转移成本则仍然留在仓库组、运输组,核算的标准不合理。通过实行标准成本法体系,首先在仓库部门试点内部转移价格体系。体系规定,业务组在计算本部门利率时,必须将仓库部门的转移价格也核算在内。
实施了部门转移价格后,各部门站在公平的考核起跑线上,部门效益核算更为真实,清晰,内部争论因此减少;另外,作为内部服务供应方,仓库部门也必须接受业务部门的监督,仓库部门员工的服务质量意识得到加强。
1、对直接可归属成本的控制加强:
在没有使用转移价格前,业务组的成本只体现可归属到部门和客户的直接成本,较高的部门效益掩盖了部分不合理的直接成本,部门管理人员对降低直接成本没有紧迫感;使用转移价格后,陡然降低的部门效益使得成本控制成为当务之急,一些不合理的直接成本便浮出水面,成为管理的目标。
2、对转移成本的控制加强
合理公司的转移成本主要是无法直接归属到部门的业务成本,如仓库部门的作业成本。通过推行内部转移价格制度,转移成本被分配到受益部门。由于转移成本的多少将直接影响业务部门的业绩,因此服务部门必须努力降低成本,以提高公司内部客户的满意度。
结束语
标准成本法并非一种单纯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是把成本的计划、控制、计算和分析相结合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它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步曲”的统一。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实践的总结,旨在使标准成本法能在我国物流行业成本管理中得到推广,并为物流企业运用标准成本法提供方法的借鉴。
在本次的范文写作过程中,非常感谢高世葵老师的指导!同时,对合理物流公司财务部及业务部同事们的帮助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李培娴、李亚非、孙永玉、刘世忠《物流成本控制攻略》.中外物流.2004.12:10-12
2、朱伟生《物流成本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45-147
3、刘志学《目标成本法—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新方法》.中国物资流通.2004的:15-18
4、宋迎春《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与物流成本分离的困境》.物流技术:23-24
浅析标准成本法在合理物流公司的运用(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