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整个会计环境的影响
会计环境具有不确定性。我国过去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会计以国家宏观管理为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工作围绕企业经济效益,以向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由于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新的经济情况不断涌现,相关的制度法规尚未健全,使得会计对经济事项的处理产生不确定性。即使是一个较为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也会有局部的调整变化,或多或少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
会计环境变化与会计方法变化的不同步性。会计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会计核算难以准确地提供价值运动的信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运动环境瞬息万变,而我国对会计核算的规定又相对稳定,所以当客观的会计环境变化后,会计方法却不能同步,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市场越不稳定,竞争越是激烈,这种误差和失真度就越大。
会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经济运动的变化而发展,为经济运行服务。而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否及其在会计上的运用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差异。如会计信息在收集整理、汇总加工、传输过程中,不仅依靠财务财务会计本身的有关资料,在很大程度上还依据统计和业务资料,科技的发展直接影响这些外部资料的精确性,从而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还不是特别发达,自然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对于处于成长期间的市场经济环境,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灾难性的,本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发生的经济大萧条及金融市场崩溃就是前车之鉴,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刻不容缓。基于上文的分析,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文化层面上的对策
1、重视文化分析,在看到传统文化弊端的同时,也要看到传统文化中很多积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
在讲究包容的同时,也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讲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骨气;讲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为人原则,这都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大力发扬的。只要我们能一分为二的地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把这个过程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的文化必然能够引导我们的思想向好的方面发展。
2、加强法制建设,要法治不要人治。中国传统文化根源决定了中国的社会管理总是人治。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法治,培养公民的法制意识。为推进法制建设,中共十六大已明确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顺应这个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会计立法工作,不断完善《会计法》为核心的会计法规体系,使各项会计工作有法可依,并提高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另外,在加强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的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以《会计法》为中心的各项会计法规宣传教育工作,使各级领导和会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逐步培养出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3、重视传统文化与会计制度的协调关系,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传统文化的弊端使许多在西方显得天衣无缝的企业会计制度在我国却漏洞百出。针对我国的国情,首先还是要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上下工夫,堵塞可能存在的漏洞。通过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实现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如:建立内部会计管理责任制、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各种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以及各项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领报、审计制度等,就可为会计核算做好基础工作。
4、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文化教育相结合,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会计人才时,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胜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工作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并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后续培养和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为社会服务。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治理
1、改善契约计划,建立科学的契约约束及激励机制
委托人应当充分论证考虑效用最大化的双方可接受底限,合理设置契约目标,并建立科学的契约约
束及激励机制来保证契约目标的实现。首先,应在契约中明确授权范围;其次,应在契约中明确责任目标,使经营者所得的利益和责任目标挂钩;最后,应在契约中规定违约责任,建立契约处罚条款,并且能够使其保证使经营者或代理方违规行为的预期成本远高于违规行为的预期收益,从而有效地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建立基于经营者经营成果的有效契约激励机制,使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趋于一致,从而改善双方的激励相容性。
设计弹性化的契约激励及约束条款,使各方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和经营成果的变化来确定风险和报酬,通过弹性化的契约条款来引导经营者的行为,弱化经营者舞弊、欺诈等违背契约的机会主义行为选择,促使经营者选择成本收益次优的方案,从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
2、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可直接使契约各方受到约束,有助于有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防范不实会计信息的形成。首先,要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发挥监事会或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让其责、权、利独立,才能真正发挥其监督企业会计系统及对外提供和披露准确的会计信息的作用;其次,强化企业外部监督机制,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并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服务质量的国家行政干预,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适当采用会计委派制,改善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会计学上的对策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四)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