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游戏识字
在操作游戏中让幼儿识字既可训练幼儿的操作技能和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增强了幼儿识字的兴趣。幼儿在操作游戏中,一般劲头很足,兴趣很浓,老师便可抓住“良机”进行识字教育。
如:在玩橡皮泥向幼儿传授捏、团、搓等技能时,老师可边做示范边出示相应的汉字卡,然后教师可随意抽出其中的字卡,幼儿作出相应的动作。
玩游戏识字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论是什么游戏,老师的心中都要有全体幼儿。“鼓励、鼓励、再鼓励”的教育原则,能激发幼儿爱学汉字的兴趣。对他们点滴的进步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对那些胆小,性格内向,好动,精神不集中的孩子。
有个孩子叫王浩,他活泼好动,除了睡午觉能安静一会儿,起床的时候就要个别照顾,对上什么课都无所谓。有一次,在“拿卡片”的游戏中,老师的一句话——“王浩得了第一名,真棒”使他改变了,在以后的游戏中,他处处争当第一,卡片举得又高又准,两个月识字60个左右。
2、另外,积极的暗示也是一种激励婴幼儿“爱学”的好方法。
江林蔚小朋友3岁,胆子小,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别人玩游戏时他总坐着不动,好象玩游戏与他无关似的。对这样的孩子,我就单个跟他玩,结果发现他也能认识不少字,只是胆子较小,声音小。我在家长面前多次表扬他聪明,会认字,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夸他声音大,认字多,结果不到两周,他就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而且也变得活泼开朗多了。
3、游戏不能总玩一个套路,所用的字卡要时时更新,方法要多种多样,才能引发婴幼儿想学汉字的愿望。
如:游戏“游中国”就有几种玩法。开始认地名时玩“买车票”;复习地名时玩“开火车”;提高难度时玩“带着字宝宝游中国”。
4、同一种游戏玩起来不重样。
如:“字宝宝玩游戏”,今天大家认识“哭、笑、睡觉、跳舞”,明天就学小动物的名字:花猫、小羊、老虎、鸭子…
(四)让幼儿在各科教学活动中识字
幼儿在各科教学活动中识字,可使集体教育活动增加新的活力。
如:通过玩“游中国”的游戏,小朋友认识了祖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名称,不仅知道了祖国很大,还能用字卡摆出“我是中国人”的字样。
再如:在认识“1”和“许多”的数字教育活动中,墙上贴着许多写着“西瓜”的字卡,每个幼儿搬走“1”西瓜,放在一起又成了“许多”西瓜。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学到了汉字。
又如:在学新歌的音乐活动中注重选择简单容易懂的教材,把歌词抄写出来,孩子们看着歌词,听着音乐很快就会唱歌了;在唱歌表演时,孩子们也一边看着字(字卡上写着要表演的内容),一边学着小动物的动作和声音,玩儿得很快活。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同时,幼儿又认识了汉字。
另外,我们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认识“花生”二字,先请孩子们猜一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孩子猜到后就给孩子看花生实物,再出示“花生”二字让孩子学习。
最后,在教给幼儿一定数量的单个汉字以后,还可以把童话故事引入到汉字教学中,大胆地把单个汉字卡换成大篇的童话短文。首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念给孩子听,然后再请孩子回忆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在教师边提问、幼儿边回答的过程中出示一些生动、有趣的短语,如:“狼来了”“小兔高兴极了”等,让幼儿想掌握部分字,再带领他们朗读全文。虽然其中有一些字他们现在还不认识,但他们在反复的听、读、讲和表演的过程中已经理解了整个故事的内容,产生了学习兴趣。幼儿学得轻松愉快,识字的兴趣就会一天天高涨。
(五)幼儿在比较中识字
汉字是音、形、义码在左右脑上同时起作用的复脑文字,从甲骨文到古代的繁体,再到现在的简体,不知经历了多少音、形、义的演化。汉字中有音同形异、形同音异、形同意异、意同形异的种种区分,所以在汉字教学中,观察和比较是比较重要的。
一般幼儿在开始识字时往往被字形蒙骗,如“大”和“太”“犬”不分,“石”和“右”不分,“天”和“夫”不分,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在他们具有一定的识字基础之后,把这些形似意异的汉字放在一起并结合相应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和仔细区分。如:区分“大和太”,教师可问:“大”和“太”,哪个的笔画多?可让幼儿伸开双手,打开双腿站成“大”字,再拿一个球当成太阳放在这一幼儿的右腿侧,这样一来,幼儿看到了较为形象的汉字表演,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但在这种观察中,幼儿会有许多可爱的创作,如:有的幼儿会问,如果把球放头上或者肩上是什么字等,这时,教师要及时表扬并向全班介绍,鼓励他们看得仔细,还要动脑筋想哪里相同和哪里相异,但应注意:
1、当幼儿说出根本不存在的字时,不能马上否定,而要用正面方法鼓励他们、表扬他们是爱动脑筋的孩子,然后再把他们说的字写出来,告诉他们汉字中没有这样的字。
2、当幼儿区别比较汉字到一定程度时要控制好场面,一般只要他们区别相似2-3个字就行了,多了反而会使孩子主次不分。
(五)从字、词到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的语言能力包括语音、语法、语义和语言运用等几个方面,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的熏陶,语言能力的强弱对一个人的性格、兴趣、修养、情操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平时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坚持和幼儿一起制作汉字卡,虽然孩子还不会写字,但他们会看,会把相应的图片和字粘贴在一起,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的组词、造句。如:教师和孩子一同制作“天”字卡片时,可引导幼儿用天“字”组词,如:天气、天晴、天空等,然后再同幼儿一起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每拿到花的幼儿便说一个带“天”字的词语或者句子。久而久之,他们的语言丰富了,思维也越来越活跃。
教师可有意地把一些不相干的字卡排成一行,让孩子们念,说说排列的错误,让后改正。如:把“就、要、小、学、我、上、了”等字排成一行,让幼儿找出其中不通顺的地方,并让他们重新排列,可排成“我就要上小学了”。有的名字如“爸爸、妈妈、我和、爱”等单个字词即可排列成“我爱爸爸妈妈”或“爸爸妈妈爱我”等,可根据幼儿自己的理解自由排列。经过长期练习,既可提高幼儿识字的兴趣,又增强了幼儿的语法知识,发展那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园识字教育的成败重在趣味性,只要教师组织形式多样有趣,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的孩子会得到更为健康全面的发展。
六、幼儿识字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参与学习的强大动力,应注意培养和保护幼儿的识字兴趣,不统一规定进度,一切从孩子实际出发,不留作业。
(二)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识字内容,不讲解字音、字形、字意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深入挖掘课文思想内容,不学完整篇课文中的生字再学下一篇。
(三)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不要枯燥而无限度地反复。
(四)捕捉孩子注意力集中的瞬间教字,不多占时间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多使用富有激励性的评价,不要采用课文后的参考字表来考孩子评价孩子的学和教师的教,不比赛和考试。
(六)积极争取家长配合。
参考文献:
〔1〕冯德全,《0岁方案》,武汉,武汉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2〕霍华德.加德纳,《心智的结构》,美国,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83。
〔3〕石井勋,《幼儿识字论可以休矣》,中国,上海少儿出版社,1982。
〔4〕北京,《幼儿识读》,戴汝潜,中国少年科技出版社,2001。
〔5〕徐德江,《阅读点燃智慧》,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
〔6〕石井勋,《卡尔.斐迪的教育》,日本,东京文化出版社,2005。
〔7〕中国国家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北京,中国国家教育出版社,2001。
〔8〕中国国家教育部,《幼儿园管理条列》,北京,中国国家教育出版社,2001。
谈谈幼儿识字教学(四)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