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心得体会
摘 要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活动任务与目标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强化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从情感教育角度出发,阐述了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出发点与重要性,探讨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应具体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同不同的心理层面展开探索性分析,从而为教育实践改革起到了指导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从情感教育方面,开展师生关系构建的途径。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构建 情感教育
教学的开展,需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过程中,建立一种基于情感的理性的动态人际关系,从而为师生之间的交往、接触、沟通创造良好的条件。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诸多方面的结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情感教育,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较多教师采用的方法与措施。但由于不同的教师与学生,在个性特征、思想意识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如何通过合适的情感教育方法,实现师生关系的构建,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所探求的问题。
一、概述
(一)情感教育的涵义
情感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的一个领域,同时也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西方学者把情感教育看成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它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教育形式。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二)情感教育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改善,如今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在教育中也更加注重对情感教育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况,重视学生情感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学习的创造性,都将有着非常重要深刻的影响。一个师生关系和谐的环境里,学生的情感更能处于一个稳定、平静的状态中,也更容易从心理上接受老师与乐于学习,对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益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师生关系和谐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对于接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不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由于缺乏良好师生关系的环境而在心理上产生对课堂教学的反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出现苦学、厌学,严重阻碍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难以谈得上提高课堂效率与学习效果。
二、运用情感教育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体会
关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心得体会(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