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048
建立教师激励制度,推动新课程改革
[摘 要]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资源。如何开发利用教师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而分配制度又是影响教师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建立一个有利于教师激励的分配机制,会使教师这个有形资源变成无形动力,去面向更加注重教育、注重人才培养的21世纪。
[关键词]激励 正激励 负激励
学校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把学生培养成才的关键又在于教师。教师是促进学校发展和引导学生成才的主要力量,是学校教学与管理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是制约学校整体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建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这种激励机制既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建立教师激励制度的必要性
1、原来的教师激励制已不能适应形式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转型的要求,要求教师角色要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参与者",由"执行者"转变为"创造者",由"组织者"转变为"开发者"。由此不难看出教师已不再仅仅是 "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还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学会反思、创新,主动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创造者。因此,原有的激励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环境中正确诱导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张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