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棉花是我国纺织品的主要生产原料之一。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纺织用棉需求,因此稳定棉花供应对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我国棉花市场现状不利于稳定棉花供应:第一,棉花生产不稳定;第二,小型企业是棉花加工主体,设备落后,供应分散,影响质量;第三,棉花产区与纺织工业区分布不平衡、新疆棉运输瓶颈和棉花进口配额是纺织企业采购棉花的三大障碍;第四,我国现有棉花储备规模和管理模式难以稳定棉花供应。为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必须稳定棉花供应。提供棉花收购保护价,稳步推进棉花加工产业升级,鼓励东部及沿海地区纺织企业到新疆投资建厂,取消棉花进口配额,扩大棉花储备规模并改进管理模式,是稳定棉花供应的关键。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棉花需求、棉花供应
【正文】:
棉花是我国纺织品的主要生产原料之一。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纺织用棉需求,因此稳定棉花供应对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1998年以前,我国棉花市场处于计划经济阶段。国务院于1998年11月28日和2001年7月31日分别下发了《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和《进一步深化关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主要内容如下:“放开棉花收购,加大供销社棉花企业改革力度,实行棉花储备与经营分开,确保储备棉优质安全、经济合理,加强和改进对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注1)(注2)此后,我国棉花市场逐步进入了市场经济阶段,棉花供应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利于稳定棉花供应的问题:第一,棉花生产不稳定;第二,小型企业是棉花加工主体,设备落后,供应分散,影响质量;第三,棉花产区与纺织工业区分布不平衡、新疆棉运输瓶颈和棉花进口配额是纺织企业采购棉花的三大障碍;第四,我国现有棉花储备规模和管理模式难以稳定棉花供应。总之,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纺织企业在棉花供应方面没有优势。
为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必须稳定棉花供应。提供棉花收购保护价,稳步推进棉花加工产业升级,鼓励东部及沿海地区纺织企业到新疆投资建厂,取消棉花进口配额,扩大棉花储备规模并改进管理模式,是稳定棉花供应的关键。
一、稳定棉花供应对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一)棉花是我国纺纱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
2001年至2009年,我国纺纱产量由761万吨增加到2403万吨;纺纱用棉量由405万吨增加到1041万吨;我国纺纱用棉总量为1.07亿吨,占纺纱总产量的64%。由此可见,棉花是我国纺纱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
(二)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拉动纺纱用棉需求
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纺织用棉需求。2001年至2009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额由519亿美元增加到1671亿美元,棉花消费量由582万吨增加到1041万吨。
(三)我国棉花产量无法满足纺织生产需求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但棉花产量远远无法满足我国纺织生产需求。2001年至2009年,我国棉花产需缺口由51万吨增加到365万吨,年平均产需缺口为267万吨。2005年我国棉花产需缺口为461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为满足纺织生产需求,我国不得不大量进口棉花。2001年至2009年,我国棉花进口量由12万吨增加到250万吨,年平均棉花进口量为192万吨。2005年棉花进口量为411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
上述情况表明,稳定棉花供应对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二、我国棉花市场现状不利于稳定棉花供应
(一)棉花生产不稳定
1.小农户是棉花种植的主体
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部分内地农场外,我国大部分棉花种植者是小农户。对于大规模专业种植棉花的农场来说,由于基础设施、设备和技术投入较大,没有特殊情况不会改种其它作物,生产比较稳定。而对于小农户来说,在作物选择方面很不确定。首先,小农户一般没有基础设施、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投入,改种其它作物没有什么负担。其次,与其它作物相比,特别是粮食和油料,种植棉花需要投入的劳动较多,而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中去打工挣钱已是普遍现象,因此小农户放弃棉花而改种劳动投入较少的作物是不可避免的。
2.棉花与其它作物的竞争
我国棉花主产区包括新疆、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和湖南。
新疆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合棉花生长,单产和质量均高于其它主产区,种植者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因此棉花在与其它作物的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种植面积呈增长态势。1995年至2008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由1087万亩增加到2578万亩,增幅为137%。
在其它七个棉花主产区,可以种棉花的地方也可以种其它作物,特别是粮食和油料。
从生产成本方面看,棉花生产成本高于粮食和油料。2008年,我国棉花平均生产成本为1079.97元/亩,稻米平均生产成本为665.10元/亩,小麦平均生产成本为498.55元/亩,玉米平均生产成本为420.29元/亩,花生和油菜籽两种油料的平均生产成本为450.92元/亩。
从价格方面看,棉花价格波动大于粮食和油料,导致棉花种植者收入不稳定。2005年至2008年,我国棉花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为111.8、97.1、109.6和90.6,稻米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为101.6、102.0、105.4和106.6,小麦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为96.4、100.1、105.5和108.7,玉米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为98.4、103.0、115.0和107.3,花生和油菜籽两种油料的平均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为91.3、104.8、133.4和128.0。
此外,考虑到种植棉花需要投入的劳动较多和种植粮食可享受国家补贴等因素,棉花在与粮食和油料的竞争已中处于劣势。1995年至2008年,除新疆之外的七个棉花主产区的棉花种植面积由6094万亩减少到5401万亩,减幅为11%。 稳定棉花供应 促进纺织品出口(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