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蝴蝶兰盆花已实现国产化,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各式品种由生产地广东,云南,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地大量推向市场,其产销已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但大花蕙兰和春石斛的盆花仍要向日本,韩国等国进口,尽管国内也有一些兰场生产这两种洋兰,但是由于质量未能达到日本和韩国水平而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秋石斛切花在我国是一种常年都要消费的洋兰,它们不仅被用于中,西式的高档插花或艺术插花中作为主要花材,也常用于菜肴上碟的花饰,过去一直从泰国进口。但近年来已有产自海南三亚和云南西双版纳的产品入市销售,其质量可与泰国产者媲美,而且价格较其便宜,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产量远远未能满足国内市场,因此目前还必须从泰国进口。
其他诸如切花或盆花的文心兰,卡特兰,兜兰等流行的商品洋兰品种,在国内均有小规模栽培和上市出售,但高品质的盆栽同类品种仍需要从泰国,美国和新加坡进口,尽管售价比国产者要贵,但由于其花更大,色更艳,仍吸引了许多消费者购买。
2.3.4 我国洋兰的生产宝地——台湾
我国台湾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交汇地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明显,气候高温多湿,十分适合洋兰的生长,是洋兰栽植的天然温室,尤其是台湾岛由平原到高山的垂直气候变化明显,几乎所有高,中,低温类洋兰均有栽培。加之台湾的洋兰风气兴盛,不管是洋兰还是国兰均十分流行,从而刺激了台湾洋兰种植业的兴盛。几乎所有流行的洋兰品种在台湾都有生产,并源源不断地输往欧美,日本等洋兰消费大国,尤以蝴蝶兰和独蒜兰曾多次在国际兰展上获奖而久负盛名。至今,台湾的洋兰种植业已进入企业化,促多大公司和财团纷纷投资建立兰花公司和兰场,由育苗到成品栽植均实施工业化生产。但台湾本土消费人口有限,加上土地租金与劳工工资昂贵。导致台湾的洋兰种植业纷纷移师祖国大陆,在广东,福建,云南,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开设洋兰生产场,使商品洋兰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增强了洋兰销售的竞争力。仅蝴蝶兰盆花一项,其产量和销量在几年间已突破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而成为世界第一。
3.广东兰花产业的发展
3.1 2007年广东花卉出口实现“五连冠”
广东积极改良花卉种植结构,引进新品种,使广东花卉出口风光无限。据悉,广东2007年出口花卉2686.2万美元,比06年同期稳步增长11.5%,占全国花卉出口的21%,连续第五届全国花卉出口之冠。
(1)政策利好对东盟出口剧增
广东作为我国花卉五大产区之一,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韩国,港澳地区和日本。2007年虽然对欧盟,香港出口呈现下滑,但对东盟市场出口增幅高达94.3%,形式喜人。此外,广东对美国,韩国和澳门出口的花卉业分别增长了17.1%,1.1倍和1.1倍。
(2)私企成为出口主力军
随着进出口经营权的逐步放开,私营企业已成为广东花卉出口的主力军。据统计,去年广东花卉出口企业中私营企业共533家,占同期出口企业总 数的79.5%;出口值1794.4万美元,迅速增长44.4%,占广东花卉出口额的66.8%,出口值已超越国有企业越剧各类型企业的前列。
3.2 广东翁源县兰花产业的发展
3.2.1 翁源县兰花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兰花文化底蕴
(1)翁源县兰文化
受兰文化的熏陶, 翁源县人民长期以来就有种养兰花的习惯。作为广东国兰和洋兰的重要规模生产基地,近年来,翁源县从下山兰中选育了不少珍稀品种,在全国级省内外兰展中多次获奖,成交额也快速增长。“余蝴蝶”、“寒香梅”、“韶关第一荷”等一批珍稀铭品开始享誉兰界。在07年贵州省贵阳市举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兰花博览会上,我县花卉基地送参展的兰花获得2金3银2铜和3个最佳栽培奖的好成绩。四季兰新品种“北江荷”、蝴蝶兰新品种“梦幻女郎”获得了金奖。不少种兰、养兰人士在引种栽培、兰文化宣传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在《中国花卉报》、《中国兰花》、 《兰》等专业刊物上,我县兰友和兰花栽培者也积极撰写弘扬兰花文化、介绍种兰经验的文章,得到兰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2)翁源县兰经济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翁源的台商大面积试种兰花取得成功后,许多兰界人士、兰场、兰花贸易公司纷纷到翁源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考察、洽谈贸易、选点投资。2001年至今,先后有长春兰蕙公司、今日景艺有限公司、绿科环球有限公司、广州华力花卉园艺公司等26户自资企业、台商和其他9户外商前来设场种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已建成以江尾镇境内省道S245线两旁为主体,长4公里多,面积4000多亩的“花卉长廊”,培植的兰花品种多达到400多个。在外商投资的示范带动下,当地已有100多户群众成为兰花种植专业户,种植面积达450亩。目前,花卉基地年产值达6000多 万元,销售额为3500多万元,今年预计可为国家创汇50-100万美元。
如今,翁源人民在爱兰,种兰,养兰的实践中认识到独特的兰花资源优势,把兰花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经济,兴起培植兰花产业的热潮。自2001年以来,翁源县兰花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内外兰展以及粤湘赣“红三角”特产展,展出荷、蝶、梅精品各界人士大为赞扬,珠三角一带的爱兰人士、养兰人士纷纷到我县进行选种栽培,翁源兰花逐渐成为广东兰花的主要种源地,成为广东兰花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之一。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翁源县不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目有着发展兰花的巨大市场潜力和良好的杜会环境。因此,2007年春在我县举办好海峡两岸暨第五届广东省兰博会,不仅有利于展示翁源县丰富的兰花资源和先进的兰花文化,而且将强有力的推动我省兰花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2.2 翁源县兰花种植产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
随着翁源兰花产业发展逐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大众化,翁源兰花产业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外地花商不断涌入,当地农民在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仙鹤花卉种植基地有限公司的带动下,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纷纷加入种植兰花的行列,翁源兰花再掀种植高潮。 该县花卉产业办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该县新增县内外花卉投资商50户,新增兰花基地10个,新增兰棚面积600亩,全县花卉产业总产值达1.6亿元。 2007海峡两岸暨第五届广东省兰花博览会3月份在该县举行,随着中国兰花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前期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兰花产业的影响,前来该县花卉产业办咨询兰花种植的群众越来越多。 目前,该县正借助举办兰博会的良机,发挥优势,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花卉产业的成功经验,依靠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全力打造以兰花为龙头的花卉产业链,朝着成为花卉生产与出口大县的目标迈进。
3.2.3 翁源县做大做强兰花产业的发展思路
为加快兰花产业的发展,提高兰花产业化经营水平,并以此为龙头,带动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提高兰花产业化经营水平, 并以此为龙头, 带动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翁源县将根据本地丰富的花卉资源特别是兰花资源的实际, 在借鉴外地发展花卉产业成功经验基础上,作出了“把花卉产业作为我县农业龙头企业之一来加快发展”的战略决策,确定了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和县常委、组织部长主抓花卉产业,并成立了花卉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姐,专门负责花卉产业发展的具体工作,对有市场、有规模、有相对稳定的联系户的种植、营销的花 卉生产企业给予大力扶持,在花场用地和水、电、路等基地实施建设方面给予照顾和优惠。去年起,我县又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仙鹤花卉种植基地有限公司为依托, 实行“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公司为依托建设兰花生产基地,以基地为中心发展专业户,以专业户为重点辐射带动广大农户发展兰花生产,引导农民科技种花,开拓市场,为花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公司对贫困专业户,从技术、资金、农资、种苗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
为加快兰花产业的发展,按照翁源县花卉产业的发展布局,其今后的基本任务是:
(1)按照《源县花卉产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要求,分期分批对兰花基地的基础设施行改造,在水、电、路、通讯等方面提供条件,为花卉企业和贸易商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2)引进台湾生物技术公司进入我县设立花卉组培生产基地和种苗繁殖场,为兰花种植户提供优质种乾供应;
(3)建立完善的兰花技术推广体系。每年举办3-5期培训班,计划培训5000-8000人次,同时完善配套训练、病虫测报等设备;
(4)加快优质特色品牌开发与市场化服务建设。将选择培育5-10个具有本县特色、技术含量较高的花卉品牌;
(5)在县城新区规划设产、销、展于一体的“红三角”花卉观赏交易市场,为 花卉企业和花衣做好产、供、销服务工作;
(6)在花卉基地面积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组建花卉营销队伍,建立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手段为花商、花农搭建产业信息平台,开展网络销售和拍卖。
翁源县将通过精心培育壮大兰花生产营销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逐步走一条符合该县实际的兰花产业化经营路子。
3.3 目前广东兰花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1) 出口粗放型格局仍变
据海关分析人员表示,广东兰花出口岁虽年居全国前列,但出口粗放型格局仍未改变,成为制约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企业规模化,现代化程度仍偏低
目前广东兰花出口企业规模仍较小,松散型经营,规模化,现代化程度较低,缺乏领头羊和巨无霸,使广东花农难以及时,准确的捕捉海外市场信息,也难以诞生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花卉专利品牌。
缺乏健全物流保障体系
缺乏健全物流保障体系,是制约广东花卉出口的另一道难题。据了解,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使其下游的化 肥及燃料油等价格持续上涨,灌溉、施肥及运输费用等成本相应提高,广东花卉出口提价是受成本压力所迫。除运价高之外,物流环节的配套服务与设施也严重不足,影响了出口花卉产品的品质。
3.4广东兰花产业发展前景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当前世界花卉贸易额中,兰花的比例已占了1/10.在泰国,荷兰,兰花成为农业的主要创汇产品。在美国,兰花销售额达1亿多美元;日本兰花种植面积3000多亩,年产值1亿美元以上,每年还要进口5000万美元的切花和盆花。而在我省,兰花产业也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突破昔日体院栽植,观赏的范畴,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仅在广东陈村花卉大世界的兰花交易中心周围,就有300多个兰花种植园,一半来自台湾兰商,年出口3000万元以上。
我省兰花产业的发展,由小到大,不但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额也不断增长,事实上已成为我省花卉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5广东兰花产业的未来发展思路
(1)兰花为突破口,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国兰产业化的标志是实现兰花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经营,高中低档结合,让中低档兰花走进千家万户并形成批量出口创汇能力,最终培育出一个巨大的终端消费市场,推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产业加快发展。
(2) 加强管理,保护资源。积极采取迁地保护、建立野生兰保护区、生产地环境保护、宣传普及兰花知识等措施加强资源保护。
(3)营造兰花产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宽松环境,大力鼓励民间投资。制定产业规划,对发展兰花的品种、规模、布局、标准提出指导性意见,选择我省有特色、有优势的当家品种,作为产业来开发。二要加大投人,重点支持野生资源保护、引种驯化、制定标准、研发新特品种和新技术、市场流通设施建设和品牌认证、参展促销,对龙头企业可采取贷款贴息、担保等扶持措施,制定吸引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使花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流动起来。引导实施产业化经营,扶持不同规模的兰花种植户。
(4) 弘扬兰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使之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的一项好产业。
参 考 文 献
朱根发 胡松华 编著 《国兰欣赏栽培与引种投资202问》 2007年第一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102~115
何清正 朱根发 编著 《商品洋兰 品种 市场 培育 繁殖 栽培与催花》2005年第一版 广东科技出版社 49~57
林元洪 著 《兰花栽培及产业开发》1996年第一版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16~130
胡松华 编著 《中国兰花投资指南》 2007年第一版 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三篇” 国兰投资技巧与营销手段” 308~336
潘光华 编著 《云南兰花的识别鉴赏与收藏》2002年第一版 云南科技出版社 “兰花的交易与交换” 116~125
广东兰花产业发展现状(二)相关范文